前两天,记者一个在美国的朋友打来电话说,他买的丰田车不幸中招,被召回了。没过两天,他又打来电话告诉我,“真不幸,我老婆的本田车也中招了。” 接二连三的汽车召回案,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日本车是否不安全”的再次讨论,日本本国媒体也惴惴不安地在担心:“这几次大规模的召回,会否引发全球人民对日本制造的不放心?” 事件回放: 丰田、本田遭遇史上最大规模召回 丰田在4个月之内召回800万辆汽车是引发此次“日本制造”问题的导火索,不久本田又因车辆一个主开关存在缺陷,可能导致水流入电动车窗开关而引发火灾,在全球范围内召回64.6万辆飞度、爵士等车型。此外,来自法国的标致雪铁龙因与丰田相同的油门踏板问题召回近10万辆标致107和雪铁龙C1车型,当然,标致雪铁龙所找回的车辆是由其与丰田合资在捷克所生产的,很显然是受到了丰田的牵连。 丰田召回事件时间表 这两桩事件发生在同一时期,使得丰田遭遇全球媒体的指责,而日本本国媒体更是将高度上升到了“日本制造怀疑论”上。 事实上,在这段时间内,奔驰、三菱等企业也有小范围的召回事件。只不过,丰田和本田召回规模比较大,所引起的社会关注也特别强烈。此外,舆论谴责声音大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在丰田和本田这两起召回案中,都出了人命。2009年8月28日,因雷克萨斯ES350的油门被卡住而被迫加速,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四口丧生于车祸;同年9月,在开普敦,因电动车窗的按钮入水而引发火灾,一名两岁的幼童在一辆本田车内睡觉时,因车内起火身亡。 前车之鉴:两家车企曾付出由盛而衰代价 汽车跟食品一样,稍有不慎就很容易闹出人命。追溯往昔,2001年福特曾因为普利司通轮胎导致的翻车案而大规模召回,美国交通部认为,有150起车祸死亡事故与此相关。当时,福特公司和凡世通轮胎公司相互推诿责任,虽然最后福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法院的判决下召回170万辆可能有质量问题的汽车,也花了 350万美元在世界200多家网站展开广告攻势,并承诺道:“消费者请相信我们的努力,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但毫无疑问,这个事件成为了福特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三菱上。2002年,日本一辆三菱卡车在正常行驶途中,轮子突然脱落造成路边的母子3人死亡。事发后三菱公司称其为个别事件,是由于车辆维修不善所造成的。然而在其后的调查中,日本国土交通省判断其为刻意隐瞒,三菱应承担事故责任。结果在2004年三菱不得不承认自1996年以来生产的12万辆卡车轮胎部分存在缺陷,实施召回。 |
丰田大召回 车企敲警钟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零部件企业内部两极分化制约行业发展
丰田召回部分进口2012年款雷克萨斯GS250、GS350汽车
丰田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227万辆汽车
安全气囊有隐患丰田日本国内召回65万辆汽车
丰田安全气囊问题在全球召回汽车总数将超过227万辆
丰田召回6万辆缺陷车:气囊可能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丰田召回100万辆卡罗拉 因安全气囊问题
缺陷/偷工减料 丰田召回问题未根本解决
丰田公司因制动问题在日本召回2500辆汽车
日本丰田30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30万辆汽车
丰田因气囊问题在北美和日本等地召回90万辆汽车
丰田因存漏气隐患在日本召回约9万辆车
丰田召回事件导致美国修改车辆安全规定
丰田召回部分Vista、卡罗拉以及Nadia车型
丰田在北美市场着手两起召回 涉及74万辆汽车
转向系统及刹车灯存隐患 丰田在美召回68.2万辆
丰田在印度召回近4万辆Etios等车型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召回11万辆2011款新赛纳
丰田召回引发信任危机导致消费市场萎缩
丰田召回重创“日本制造”
报告显示日本GDP或因丰田召回门事件下降0.12%
丰田将召回约9.4万辆2011年款赛纳MPV车型
换个角度看丰田召回
丰田iQ车型日本和偶走召回
丰田全球范围内发起主动召回65万辆混合动力普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