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设计原因,为何丰田没有在本土市场召回上述几款车呢?丰田汽车在本土的设计与海外市场的设计有多大的差异呢?是为了降低成本呢还是对海外消费者的不负责?这一点就需要丰田官方给出详细的解释了。
丰田解决油门卡滞问题的方法
丰田汽车在美刚刚公布了维修油门踏板的详细计划,由于问题涉及踏板中一个用来增加阻力、使踏板稳定牢靠,从而带来适当“感觉”的摩擦装置,装置中有一个闸瓦,在踏板正常操作时它会和邻近的一个表面产生磨擦。因此,丰田汽车的解决办法是插入一根钢条,以降低可导致踏板卡住的摩擦,丰田称已经对这一方案进行了全面测试。
北美地区的丰田经销商最早将于周二开始就如何修复容易卡壳的油门踏板接受培训,丰田正在安排时间,派代表到经销商处演示如何在踏板上安装一个间隔装置。而国内的召回维修则需要从一汽丰田发布召回公告一个月之后的2月28日开始,这也是国家质检总局规定的最晚期限。
维修策略矛盾重重
尽管丰田汽车一再表示他们确信加装踏板固定装置可以解决油门踏板卡滞问题,但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首先,从1月21日丰田汽车北美宣布召回,到2月1日公布维修计划只有10天的时间,丰田汽车能够对这一维修方案做一个全面的测试吗?大家都知道,车型上市之前都要经过大量的测试,甚至长达几年,而丰田汽车只用10个24小时就能够解决之前5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吗?我们对此持怀疑态度。
如果这一维修方案确实经过了长时间的全面测试,那是否意味着丰田公司早就知道了这项缺陷呢?这看起来又是一个矛盾。
关乎生命安全 应该控制成本还是保证品质?
从丰田的此次全球范围的大召回事件中,能够给我们的更深层次的思考是成本控制和品质保证应该如何平衡。
日系车的紧密配套体系一直是其骄傲的地方,但丰田全球范围频繁且大规模地召回已经暴露出该配套体系并非完美无缺,日本厂商在70年代就确立的,并以此来要求零部件厂商不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时间的“紧密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已经到了该反思的时刻了。
丰田汽车的制造思想是一切控制成本,那丰田汽车在制造过程中有没有过于注重成本控制,而忽略的产品品质呢?
国际商报汽车主编何仑认为,丰田一切控制成本的思想导致了这次的全球危机。很多丰田车没有经过现实的路试,只是进行实验室里的模拟实验。其实很多车子问题在实验室里是发现不了问题的。丰田的新车上市时很少宣传自己经过多少公里的路试,因为路试成本太高了。
另外,也有人认为是零部件商的原因,汽车商业评论执行副主编刘杨认为,丰田现在在世界范围内的业务太大,监管能力有限也是发生大规模召回的原因之一。丰田在海外市场对零配件供应商以及主机厂的要求都降低了,他们压缩成本,在材料上用其他材质替代。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