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作为品牌信仰的LEXUS雷克萨斯,其实从2015年,就已经开始通过走访日本民间的一些传统手工艺工坊,来与公众分享和探讨“匠心”精神之于当今社会的关系,而继首次《LEXUS雷克萨斯 九州工厂匠心之旅2015》之后,LEXUS雷克萨斯在2016年又先后组织了四次“匠心之旅”活动,探访过的颇具历史的工艺包括片冈屏风、江户切子、晶平锻刀、博多人形、仙台人偶等等,而其中一些工坊和作品也是普通游客比较难直接接触到的。虽然2016年未能继续踏上匠心之旅,不过庆幸的是LEXUS雷克萨斯日前把日本“搬”到了北京,在三里屯红馆内为喜爱日本匠人器物的人们,带来了一场以“天工开物•匠心传承”为主题的东方美学与工匠精神特展,下面就随笔者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展品背后的故事吧。
本次展览的整体环境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青山周平负责,从上至下引用了日本园林的概念,意在让观者一踏进展场就有种来到日本的感觉,比如象征着日本天空的白色幕布,将整个展览场地划分成不同区块,颇具日式街道韵味的木质步道,以及象征着枯山水的白砂石等。而被镂空墙板和幕帘分隔的非封闭式独立展区,更以内外相通带来一种神秘别致的空间感。
源于日本冈山县的备前烧(備前焼き/びぜんやき),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日本六大古窑中也是最古老的一个。在江户时代,备前地方的统治者信封禅宗精神,而茶道正是禅宗之源,因而茶道文化备受推崇,武士阶级也因为要培养武士精神而大兴茶道,由此禅宗精神崇尚的简洁朴素的备前烧茶具,在饮茶人士当中流行开来。
备前烧的特色在于不上釉,不绘彩,完全依靠匠人们对于火温的控制和技术的把握,来决定作品最终呈现的样子,所以每件成品的窑变也都不一样,制作周期从最短的一到两个月,到最长的半年甚至以上不等。从形态、颜色各异的展品来看,备前烧制品的目的性不强,毕竟烧制环境不同,氧化程度不同,最终可能呈现出红色、褐色或是蓝色,所以更多的是通过工匠的手法来体现一种比较自然的形态。
从十五世纪中期开始,制作备前烧的匠人们代代相传至今。曾经,备前烧的作品主要以茶具、花器和盘子为主,而现在的匠人们在保持了备前烧传统工艺的同时,还创造出了很多富有现代特色的备前烧作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出现了几位备前烧的 “人间国宝”级人物,包括金重陶阳、藤原启、山本陶秀、藤原雄和伊势崎淳等,在冈山县安来市的加纳美术馆内,收藏了他们的大量作品,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参观一下。
日本的漆器享誉全球,欧洲人就称漆器为“japan”。清代的雍正皇帝可谓是当时最大的日本漆器收藏家,他曾让官窑模仿日本漆器制作陶瓷。奈良时代出现的“莳绘”(蒔絵/まきえ)是日本独有的漆金工艺,“莳绘”的技法有平莳绘、研出莳绘和高莳绘,这一装饰技法从京都传播到日本各地。莳绘的纹样丰富,多为自然景物与花草装饰,表现一种“日本的美”。
古代日本漆器是上层社会的礼仪或日常用品,比如砚台盒子、镜子外套、装饰毛笔及文箱等文房,茶道中放抹茶用的茶盒“棗”(なつめ)同样运用了莳绘。江户时代除了武士阶级和富裕市民,普通老百姓使用的漆器餐具得到了普及,直至今天,逢年过节使用漆器餐具的习惯仍然保留着。漆绘的颜色本来只有五种,而如今匠人们运用新的科学知识创造出了更为丰富的色彩,石川县的“山中漆器”正是以“莳绘”为基础衍生诸多的工艺和技法。
图中来自于小椋范彦的干漆莳绘作品“雨后”,是一遍一遍烧制、上金粉,耗时半年以上完成的,点缀的贝壳正像是雨后叶片上的露水,晶莹剔透生动异常。而同样采用了漆器工艺的漆画,是小椋范彦先生在欧洲游历时得到的灵感,将日本传统漆艺(漆塗り/うるしぬり),与西方传统油画结合,以更丰富的颜色渐变,创造出一种中西方文化对撞的独特表现形式。
前文曾提到过日本茶道是禅宗之源,是他和善尚荣西从南宋带回,并在日本开始发展的,武士阶级受禅宗的影响很深,茶道便成了日本仪式化的传统,在很小的榻榻米房间里,主人为客人奉茶,主人与客人一同欣赏茶具、绘画、书法和花道。我们可以将茶道理解成一种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融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为本,学习茶道,可以培养人的礼节、审美观和道德观念,同时也能陶冶性情。
“一期一会”(いちごいちえ)一词,出自江户末期最重要的茶人井伊弼所著的茶论《茶汤一会集》,“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茶人的感悟饱含着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无常观。主人要尽深情实意,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全身心领受主人奉茶的每一个细节,以诚相交,而这一过程,也体现在茶道包括水、饭、谈、茶在内的所有仪式当中。
茶道讲究“一期一会”,这与陶艺的“匠人精神”有着不谋而合之处。“一期一会”告诉人们要全心专注于当下,因为此后不一定再有和当下一样的机会;而匠人精神讲究对所打造之物的执着与痴迷。两者对当下生活的态度上的相同之处在于:专注。既有相通之处,必会相互提携,所以当茶道大行其道,陶艺亦蔚然成风。
深受宋代水墨画影响的几幅金泽友那的画作,带来了一种别具意境的宁静,这里引用一段韦羲《远山何处》中对她的评价:“日本山多、雨多、森林多,雾中风景之美,安土桃山时代的长谷川等柏画过《雾松图》,大正时代的横山大观也留下满纸烟云的画屏。早年,金泽友那在故国看雾中的风景,看牧溪、长谷川等柏、横山大观的水墨画,迷远之境或许已经种在她的潜意识里,后来她在中国看到宋代米友仁、赵令穰和清初龚贤的画,找到平淡而文雅的绘画笔法,那片迷远之境终于在素纸上发散出来。昔日,横山大观和师友们一道改革日本画,弱化甚至放弃线条,创出朦胧的画派。而今金泽友那借取中国古代大师的水墨技法,隔代衔接大正时代的日本画风格,可谓推陈出新,尤其可贵的是,在这些伟大名字的身影后,她仍然能鲜明地表达自己的面目。金泽友那用她朦胧的画笔,一再绘制云山的晦明幻化,与其说金泽友那画云山,不如说她借雾中的风景呈现阴翳之美,幽邃之美,唤起人的冥想。”
在欧洲,银器是美和财富的象征,用银做餐具有辨毒的作用。日本江户幕府从17世纪到19世纪用金元和银元作为本位币。江户时代的上层社会和富裕市民用银制的发簪、烟嘴。在明治时代,为了赶上欧洲现代化及模仿欧洲的生活方式,在横滨的外国人居民区开始使用银餐具、银烛台等,此时,英国维多利亚风格的银器被引入日本。现在皇室接待外宾使用的银质餐具,便是继承了维多利亚风格的日本银器。在欧洲,婴儿诞生后,大家会送婴儿银勺子以示庆祝,其含义是终身富裕,并请师傅按孩子第一双鞋的形状制作银鞋作为纪念。如今,日本大城市中,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延续这一传统风俗。当代的匠人们吸收了近现代欧洲工艺美术的技法和风格,例如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装饰派艺术风格Art Deco以及包豪斯风格等,同时融入了日本的特色和主题,给当代的银器作品带来了新的面貌和活力。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的风俗画,即彩色印制的木版画。主要描绘江户的市井民俗、歌舞伎和风景等。歌舞伎演员是当时的明星,从今天的视角来看,浮世绘起到了明星照片和新闻媒体的作用。19世纪中期开始,浮世绘传到了欧洲,被当时的艺术家关注,从印象派代表的艺术家德加、梵高、高更的作品中,可见当时欧洲的艺术家深受浮世绘的影响。日本的浮世绘画家喜多川歌广、葛饰北斋、歌川广重很有名,其作品深受欧美各国收藏家的喜爱。这次展出的版画作品出自于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葛饰北斋是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画家,是“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唯一的一位日本人,他的绘画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有着深远影响。与北斋生动活泼的作风相反,风景浮世绘第一人的歌川广重,擅长用秀丽的笔致及和谐的色彩,表达出典雅而充满幽抑诗意的大自然。我们熟知的村上隆、奈良美智等艺术家也都曾受到过这些大师作品的影响。
在公元8世纪修建的位于日本奈良的正仓院(宝物仓库)里,保存了从古代波斯(从公元3世纪到7世纪)流传下来的玻璃杯。这些玻璃杯和其它古代波斯宝物都是通过丝绸之路经长安运送过来,因此正仓院又称为“丝绸之路的终点”。到了十六世纪江户时代的锁国政策的环境下,统治者只允许跟荷兰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与此同时引入了欧洲的玻璃工艺技术。江户时代的匠人善于模仿和创新玻璃制品。由于明治维新之后玻璃也一直未在民间普及,所以当时玻璃窗户依旧受到大多数市民的憧憬。今天一部分匠人致力于复原最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的玻璃工艺,一部分效仿欧洲近代工艺和装饰风格,带来不断创新同时具有日本特色的玻璃作品。
尽管东方“匠”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比比皆是,但在这个被互联网等快消产物冲击下的时代,处于浮躁社会中的人们对于极致工艺的追求与尊重仍显淡薄。LEXUS雷克萨斯也是希望籍由这场东方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生活方式的跨时空对话,来唤起人们对于用传世技艺呈现东方美学独特神韵的关注。(更多展品信息欢迎扫码关注Kidult_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