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据BI报道,在这个非常规货币政策正迅速成为常态的世界里,很少有央行能像日本央行那样“全力以赴”。
日本央行竭尽所能提振国内经济复苏的决心,既是令人钦佩的,又是令人惊慌的。
上个月,日本央行意外宣布降息至-0.1%,以5-4投票比例通过该决定,从2月16日开始实施负利率。同时以8-1的比例维持货币基础年增幅80万亿日元的计划。日本央行还延长了2%的通胀目标实现时间,预计2017财年实现2%通胀目标,此前为2016财年下半年。日本央行表示,负利率将适用于日本央行往来账户,而非个人存款账户。
此举与日本央行所谓的“质化和量化宽松计划(QQE)”保持一致。部分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举措似乎让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支撑和政府融资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以日本央行的QQE为例,自2004年10月份以来,该央行承诺通过购买日本政府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s)、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以及日本企业发行的公司债务,以每年80万亿日元(约合7000亿美元)的速度扩充该国货币基础。换句话说,日本央行购买了很多金融资产。
根据日本央行的说法,货币基础的这种极端扩张,旨在“尽可能最早的时间”内实现2%的价格稳定目标。花旗银行指出,在QQE的作用下,日本央行现在几乎购买了财政部门发行的所有新政府债务。
虽然被日本央行纳入囊中的只是新发行的政府债务,而非全部发行,但是,很多人相信日本央行现在接近成为日本整个政府债务市场的“半边天”,另外一半为日本政府所有。
按绝对价值计算,日本央行现在拥有价值292万亿日元(约合2.56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务,约占所有日本政府债务的34%,到2017年年底预计将增至近50%。
日本央行的一举一动不但影响到日本政府债券市场,还会影响到ETFs。日前,在日本政府众议院就金融事务发表讲话时,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截止去年第三季度末该央行持有7.8万亿日元的日本ETFs,在该国全部ETF市场所占比重54%。
黑田东彦重申,之所以在ETF市场占有超过半数的份额,是为了实现日本央行的通胀目标,而非支持日本股市。
实际上,日本央行的很多资产购买都是以“刺激通胀”的名义进行的。究竟是中期通胀目标,还是其他因素在推动这些极端的政策决定呢?这是市场越来越想弄清楚这个问题。
据报道,本月早些时候,在日本共同社组织的活动上发表讲话时,黑田东彦表示,如有必要将进一步下调已经降至负值的利率,货币宽松举措没有限制,若措施不足,日本央行需要设计新的工具。关于日本2%的通胀目标,黑田东彦指出,日本经济继续温和复苏;通胀趋势稳定,确实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2%的通胀目标。关于物价目标的承诺没有动摇,日本央行仍在实现物价目标的途中。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激进货币和财政政策,力图振兴经济。安倍再次出任首相后,黑田东彦在2013年初担任日本央行行长。同年4月份,黑田东彦祭出第一道政策,承诺通过空前的购债计划将货币基础扩大一倍。2014年10月,他加码宽松,扩大对债券和ETF的收购规模,以达到2%的通胀目标。(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