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媒分析为什么中国汽车需要日本钢材
受近年来中日关系波动的影响,很多日本企业对在中国的高额投资表现出了谨慎的态度。但日本大型钢铁企业却逆势而为,在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停滞不前的形势下,积极进入中国市场,加大对华投资。
这是为什么呢?日本媒体对此进行了分析。
日本媒体认为, 首先在于中国的本土钢材“技不如人”。日本的高强度钢板采用独有的热处理技术,既轻又薄,且非常坚固,而且容易加工。一辆汽车(因车型而异)一般要使用近一吨的钢材,如果将其改成高强度钢板,便可大幅实现轻量化。一家钢铁企业表示:“在中国制造汽车的厂商要求我们生产高强度钢板,所以决定进行投资。”提高高强度钢板的采用量,被视作满足日益严格的中国油耗规定的决定性因素。
虽称为高强度钢板,但其优点并不仅仅是强度高。中国自己也有一部分钢铁企业生产高强度钢板,但与日本企业的产品相比,轻量化的效果还很逊色。日本的高强度钢板是在大型汽车企业的强烈需求(减轻重量并降低成本)下开发的。在这一领域,日本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
在中国备受关注的日本材料并不是只有高强度钢板,有助于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铝材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应对严苛油耗标准,则是产品本身之外的另一大因素。在日本媒体看来,中国的新油耗规定是促使汽车企业采用高强度钢板及铝板的主要原因。此前中国的油耗规定一直比日本和欧洲宽松。但是,中国2015年1月以后上市的新款车将由目前基于车重的标准改为欧美采用的“CAFE(企业平均燃油经济性)”。而且,还要在2020年提高至与日本和欧洲同等的水平。具体而言,自2015年起,各汽车企业所有车型的平均油耗需达到百公里6.9升,2020年将降至百公里5.0升。
中国政府之所以如此,一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大气污染严重。2013年秋季,不仅是北京,哈尔滨等城市也被严重的雾霾笼罩。大气污染不仅影响到居民的健康,还妨碍了经济活动。
此外,中国的汽车尾气规定越来越严格,对先进的轻量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面对中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日本钢铁企业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又获得了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