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汽车 >> 丰田 >> 丰田召回 >> 正文
谁是丰田召回的罪魁祸首

召回、停产、巨额损失、道歉,这已经成为近日丰田新闻的关键词。一连串的召回事件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不但让丰田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也使丰田多年积累起来的高品质形象被击碎。

从企业的风格看,丰田的产品除了混合动力汽车以外,基本都不是走高科技路线。时尚的造型、最新的技术、出色的性能,这些都不是丰田的特色,高质量、高可靠性才是丰田汽车乃至日本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安身立命之本。这个多年来积累的光环如今已经黯然失色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供应商的质量控制有问题?是原始设计问题?还是丰田的成本控制体系有问题?直到现在各方仍在猜测。

先抛开之前的地毯问题不谈,仅就这次单纯由于油门踏板总成可能卡死引起的召回来看,问题好像都出在CTS这家供应商提供的油门踏板总成上,这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如果CTS是严格执行丰田的技术标准,按照丰田的设计来制造零部件,而造成现在的缺陷,那么这意味着丰田原有的设计就存在缺陷,主要责任在丰田。

第二,如果油门踏板总成不符合丰田的技术要求,只是丰田使用了这些不合格的零部件,那么问题是由零部件供应商CTS引起的,但丰田仍然难辞其咎。在如此大面积、长时间装车使用后才发现问题,意味着丰田的质量控制体系出现了严重漏洞。且如果真是CTS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引发的这次召回,丰田完全可以起诉要求赔偿。

现在看来,丰田没有在公开场合指责CTS的产品存在缺陷。在对召回车辆的解决方案中,丰田还对外公布,CTS已经开发出新的油门踏板总成,并开足马力生产,以应付召回更换的需要。

笔者认为,现在已经不能孤立看待丰田的召回事件了。在这次油门踏板总成问题引起召回之前,丰田还因为部分车型车内地毯尺寸问题有可能引起油门卡死现象而召回。还有最新传出的普锐斯等车型制动性能存在缺陷遭到质疑。将这些问题综合起来看,实际上已经不能用“一次偶然的技术失误”来解释丰田的召回事件。特别是两次与油门有关的问题,并不是很复杂的技术问题,从设计到质量控制难度都不大。一连串事件只能让人怀疑丰田的管理出了问题。

此外,丰田作为日本制造的典型代表,一连串的召回事件,不仅让丰田在全球市场信誉受损,整个“日本制造”的形象也似乎不那么高大了。最让人不理解的是,在如此广泛的召回中,丰田在日本本土销售的产品是零召回。这让更多人对日本制造,或者说日本人给外国人制造的东西产生了巨大怀疑。如果说是丰田的设计、质检和管理出现了问题,那么为什么日本本土没有发生质量问题呢?难道真如外电猜测,存在双重标准?虽然,仅凭这次丰田的召回事件并不能证明这点,但这何尝不是一个新的佐证呢?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一个让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段子:“一等货自己用,二等货给欧美,三等货卖中国。”

但愿丰田不是这样的公司。

网友评丰田召回

◆日经BP社中文网

[1] [2] 下一页  尾页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零部件企业内部两极分化制约行业发展
丰田召回部分进口2012年款雷克萨斯GS250、GS350汽车
丰田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227万辆汽车
安全气囊有隐患丰田日本国内召回65万辆汽车
丰田安全气囊问题在全球召回汽车总数将超过227万辆
丰田召回6万辆缺陷车:气囊可能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丰田召回100万辆卡罗拉 因安全气囊问题
缺陷/偷工减料 丰田召回问题未根本解决
丰田公司因制动问题在日本召回2500辆汽车
日本丰田30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30万辆汽车
丰田因气囊问题在北美和日本等地召回90万辆汽车
丰田因存漏气隐患在日本召回约9万辆车
丰田召回事件导致美国修改车辆安全规定
丰田召回部分Vista、卡罗拉以及Nadia车型
丰田在北美市场着手两起召回 涉及74万辆汽车
转向系统及刹车灯存隐患 丰田在美召回68.2万辆
丰田在印度召回近4万辆Etios等车型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召回11万辆2011款新赛纳
丰田召回引发信任危机导致消费市场萎缩
丰田召回重创“日本制造”
报告显示日本GDP或因丰田召回门事件下降0.12%
丰田将召回约9.4万辆2011年款赛纳MPV车型
换个角度看丰田召回
丰田iQ车型日本和偶走召回
丰田全球范围内发起主动召回65万辆混合动力普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