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和5日,我两次与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朋友进行私人手机联络:第一次我想了解踏板问题到底是设计,还是材质出了毛病,得到的答案是“二者都有,但目前看是零部件商的设计有问题,因为现在是DENSO日本电装和加拿大CTS两家供应商供货,一家有问题,一家没问题。当然CTS不承认自己有问题。”;第二次我想知道中国的RAV4和普锐斯,以及其他丰田车型是否收到过群发性事件的投诉,得到的答复是“目前各种投诉量很大,但需要在数据库中查询分析,然后核实才能知道。”我这位低调而重要的朋友随后说“大家对丰田召回的反应过度了,实在没必要。”没错儿,现在的炒作也有点刹不住车了。那么好吧,我们不再纠缠这次危机,还是看看丰田未来和汽车的未来会怎么样吧。 没有危机的企业不是大企业,丰田也曾经经历过几次危机,比如上个世纪当销售公司公离出丰田的时候,员工罕见地静坐示威;几年前,丰田曾经在美面临上百亿美元的环保诉讼。但总体上看,这家企业一直是顺风顺水,枪打出头鸟啊,世界第一必须付出代价,因为飞龙在天之后就是亢龙有悔,站在山巅的英雄必须先下山,才能找到第二座需要征服的山峰。 丰田说:我们其实不想当第一 无论是对丰田前任社长渡边,还是对其他董事的采访,丰田高层几乎众口一词地表示,虽然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我们并不想当这个第一。或者是说我们只希望把自己的事做好。这说明,丰田的文化并不能接受这个第一,但由于发展得太快,改革的步伐已经跟不上规模的扩张的速度了,大企业的问题提前出现总比集中爆发要好,只是当FORTUNE杂志将AVALION亚洲龙质量评级降低时,丰田并没有把全球的变化总结起来。 既然这个世界第一当的突然,问题就会出现的突然,虽然掌门人换了,但他不可能从韩国到南非到处跑,来了解问题出在哪里?他需要时间。 媒体说:提醒的意义与政经的炒作 如果新闻可以召回的话,其实有一些新闻机构的炒作也应该召回,因为召回与质量缺陷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某些媒体想当然的样子。正如缺陷产品中心统计数据表现的情况一样:召回较多的企业恰恰其投诉率较低。根据我供职的《产品可靠性报告》RR杂志得到的数据,2009年缺陷产品中心收到的投诉量最高的合资品牌是法系,而五年来召回最多的奔驰、丰田、广本和上海通用,投诉率并没有想像的那样高。而通过投诉数据内部报告看,至少去年全年丰田品牌除召回之外的投诉点上,并没有出现普锐斯的刹车和RAV4的加速踏板。 新闻媒体是我们社会的神经末稍,他需要做的是及时但不过度地传导感觉,换句话说就是提醒各个部位和大脑中枢,如果媒体这个末稍提醒的是“某某品牌不能买”,那就是过度传导;如果提醒的是“没啥事儿”,那就是缺心眼儿;只有提醒到“需要引以为戒”,那才是恰如其分。 |
记住丰田世界第一的代价更重要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零部件企业内部两极分化制约行业发展
丰田召回部分进口2012年款雷克萨斯GS250、GS350汽车
丰田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227万辆汽车
安全气囊有隐患丰田日本国内召回65万辆汽车
丰田安全气囊问题在全球召回汽车总数将超过227万辆
丰田召回6万辆缺陷车:气囊可能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丰田召回100万辆卡罗拉 因安全气囊问题
缺陷/偷工减料 丰田召回问题未根本解决
丰田公司因制动问题在日本召回2500辆汽车
日本丰田30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30万辆汽车
丰田因气囊问题在北美和日本等地召回90万辆汽车
丰田因存漏气隐患在日本召回约9万辆车
丰田召回事件导致美国修改车辆安全规定
丰田召回部分Vista、卡罗拉以及Nadia车型
丰田在北美市场着手两起召回 涉及74万辆汽车
转向系统及刹车灯存隐患 丰田在美召回68.2万辆
丰田在印度召回近4万辆Etios等车型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召回11万辆2011款新赛纳
丰田召回引发信任危机导致消费市场萎缩
丰田召回重创“日本制造”
报告显示日本GDP或因丰田召回门事件下降0.12%
丰田将召回约9.4万辆2011年款赛纳MPV车型
换个角度看丰田召回
丰田iQ车型日本和偶走召回
丰田全球范围内发起主动召回65万辆混合动力普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