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最近的召回事件持续在世界引起波澜。透视丰田“召回门”事件,现实而深刻的启示跃入人们视野。 “召回门”事件告诉人们,“最大”与“最好”永远不应成为悖论。丰田曾取代通用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也曾是全球消费者中口碑最好的公司之一。但是,日本内外的专家指出,过度扩张、过分注重降低成本,导致丰田汽车大规模质量问题的“软肋”。企业具有扩张做大的雄心本无可厚非,其深层也并非看中“大”的名号,而是希望通过提升产量而增加盈利。但是,如果这种扩张以质量打折为代价,则只能事与愿违,舍本逐末,最终“打折”的是品牌和实际盈利。 去年6月丰田总裁丰田章男就任不久曾说,丰田扩张超出了理应具有的范围,现在应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销量和利润次之。美国《华尔街日报》当时认为,这阐述了“返璞归真”的经营理念。虽然对于过度扩张10年之久的丰田来说,“返璞归真”似乎来得晚了些,但殷鉴不远,对许多在扩张之路上跃跃欲试却面临诸多问题的后来企业,它仍不失为一番“实在话”。 丰田“召回门”事件,也是企业遭遇金融危机冲击的又一新例证。它也告诉人们,“风暴”袭来,企业要具有保持竞争能力之道。 就在此次“召回门”系列召回中的第一起宣布的前2天,以收益计亚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及其两个子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同在1月,日本两个被视为经济迅速发展象征的企业共同经历了经营上的“寒冬”。 金融危机导致丰田出现首次亏损,法国《费加罗报》载文说,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丰田努力压缩成本,而成本下降难免带来质量下滑的风险。此时,丰田未能在困境面前较好地保证质量,品牌优势和竞争能力受到侵扰。日航则因飞机能效较低、负担较重的老问题积重难返,未能及时进行结构调整、有效改革而竞争乏力。这说明,守不住质量“底线”,竞争对手“不退则进”,不能突破自身传统经营的“局限”,则在对手面前“不进则退”。 “召回门”事件仍在持续。而它带来的启示,令众多“百年老店”和正在谋求发展的新来者深思。 |
丰田“召回门”事件的双重启示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零部件企业内部两极分化制约行业发展
丰田召回部分进口2012年款雷克萨斯GS250、GS350汽车
丰田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227万辆汽车
安全气囊有隐患丰田日本国内召回65万辆汽车
丰田安全气囊问题在全球召回汽车总数将超过227万辆
丰田召回6万辆缺陷车:气囊可能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丰田召回100万辆卡罗拉 因安全气囊问题
缺陷/偷工减料 丰田召回问题未根本解决
丰田公司因制动问题在日本召回2500辆汽车
日本丰田30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30万辆汽车
丰田因气囊问题在北美和日本等地召回90万辆汽车
丰田因存漏气隐患在日本召回约9万辆车
丰田召回事件导致美国修改车辆安全规定
丰田召回部分Vista、卡罗拉以及Nadia车型
丰田在北美市场着手两起召回 涉及74万辆汽车
转向系统及刹车灯存隐患 丰田在美召回68.2万辆
丰田在印度召回近4万辆Etios等车型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召回11万辆2011款新赛纳
丰田召回引发信任危机导致消费市场萎缩
丰田召回重创“日本制造”
报告显示日本GDP或因丰田召回门事件下降0.12%
丰田将召回约9.4万辆2011年款赛纳MPV车型
换个角度看丰田召回
丰田iQ车型日本和偶走召回
丰田全球范围内发起主动召回65万辆混合动力普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