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myauto在《销量屡遭“断崖” 铃木汽车或加码印度放弃中国市场》一文中表达过对铃木在中国市场的担忧。 如今,长安铃木退出中国市场的信息却以微博的形式越传越广。即便长安铃木及时发出官方声明,亦难以阻止猜想迅速蔓延。 失败的官方声明只会引发更大的联想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能不能在市场干下去的质疑,本身就是一次非常严重的公关危机。而恰好,无论从长安铃木的业绩表现还是车型投放方面,传闻本身都特别符合长安铃木的当前状况。面对危机,长安铃木的官方声明并未直面问题,只是把退市说成“关于未来发展的猜测”,然后顾左右而言他的说自己有实力对消费者负责。 这是一种交代后事的做法,能够让消费者稍感宽慰的是,无论铃木还是长安,都会去做善后工作。至于“关于未来发展的猜测”是退出中国市场还是会坚守中国市场,您继续猜?如此避重就轻的谈问题,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谈到该谈的问题,无怪乎给人更多的遐想。这是个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在其合资公司成立25周年之际,发出的官方声明,myauto表示真的看不懂。 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这个品牌已经再无新车可言 包括myauto在内的很多人之所以不看好长安铃木,关键在于铃木在华业绩实在是太差了。2017年长安铃木整体销量仅为8.39万辆,累计同比下跌了近50%。2018年第一季度,长安铃木销量1.3万辆,同比暴跌55.73%。 为了稳住阵脚,长安铃木去年还能把锋驭拉皮整容改名为骁途继续卖(详见:《铃木骁途身世起底 这款SUV能否逆转锋驭命运?》)。今年呢,即将闭幕的北京车展,长安铃木也只是带来了维特拉、骁途和启悦Pro版这样的陈年老酒。 在偌大的中国市场和如此高规格的车展,不管你如何的坚持“精品小车”路线和秉承匠心精神,但毕竟没有像官宣文章那样“根据市场转变和消费升级不断推陈出新”。 甚至于,连给旗下的几个老东西改名换壳的意思都不意思一下了,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长安铃木还能怎么卖? 凋零的网络与毫无性价比可言的定价策略,真的不是应了百年XX毁于XX,当汽车消费明显升级转型的时候,铃木汽车却只能坐失市场而自嗨不止。如是,在企业成立25周年庆典的时候选择分手,将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本土和印度,对于铃木来说也算得偿所愿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铃木退市只剩时间问题 印度和日本才是这个品牌的最终归宿?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我国新能源赛道拥挤 比亚迪扩大海外销售市场
开启北欧市场 爱驰汽车与丹麦进口商达成合作
预售15.79万元起 长安UNI-K将于3月23日上市
综合实力不可小觑 试驾长安全新CS35PLUS
临近315被五部门约谈 特斯拉有没有瑟瑟发抖?
转型放大招 大众电池日披露电池/充电等规划
售价11.79万元 长安CS75 PLUS新增自动先锋型
剑指行业前二目标不变 专访福田汽车集团领导
东方豪华新坐标 捷尼赛思品牌即将登陆中国市场
售价9.39万元起 全新长安CS35PLUS正式上市
蓝鲸家族添新军 长安第二代CS55PLUS官图发布
助力斯柯达“燃起”明锐PRO望重树A+级家轿标杆
全球汽车都在走向电动化,日本犹豫不决或错失关键机遇
长安“蓝鲸家族”将推两款新车 3月10日上市
同比增长465.8% 长安汽车集团2月销量162,708辆
向软件驱动型移动服务商转型 大众更新未来战略
家轿市场一片红海 一汽丰田亚洲狮为何而来?
沉思后的自我修炼 一汽奔腾渐入佳境
展现雄厚实力 PSA/FCA发布2020年财务业绩数据
高/低配差异明显 长安UNI-K到底该怎么选?
“弹幕”车身加持 长安全新SUV更多细节图曝光
9.59万元起 新款长安CS35PLUS开启预售
同比增长521% 上汽大通MAXUS 2月销量8,444台
李书福2021两会建议 适应电动汽车铁路运输
晋升王者路上的辅助 吉利与沃尔沃宣布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