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汽车 >> 丰田 >> 丰田召回 >> 正文
从销量冠军到召回冠军:丰田如何走下神坛?

1月末至2月初,丰田汽车再一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但和过去几年的丰田神话相比,如今丰田被媒体谈及最多的却是“召回、召回、再召回!”。2009年至2010年丰田汽车全球市场召回的汽车数量比同期丰田的全球产量还要多,人们不禁要问,丰田怎么了?是经济危机打垮了丰田?还是丰田自己输掉了明天?

丰田今天所要面临的这一切,早在丰田汽车提出“全球15%”市场目标和媒体开始大肆宣传丰田神话时便埋下了祸根。作为继通用汽车之后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在21世纪初期创造了一个全球汽车工业的奇迹。在价格比德国竞争对手更便宜、产品比美国竞争对手更省油的情况下,丰田的单车利润水平也连续数年位于全行业绝对领先水平。

除了保时捷、没人可以在单车利润上和丰田汽车相提并论。但在单车利润率高企的背后,丰田却逐渐淡忘了汽车产业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严格的设计风险评估机制、严格的道路试验、严格的零部件认可机制、严格的过程质量控制、以及严格的供应商评价和淘汰机制等等。

很多人在看到丰田汽车今日的频繁召回时,会问是不是丰田的精益生产有问题?笔者可以可以负责任地讲,丰田的精益生产没有错,丰田本土的工厂也在严格地贯彻和执行着这一指导思想,众多欧美汽车制造企业多年来也在不断地学习和分析着丰田的精益生产理论。对于任何一个制造业企业而言,精益生产都是一个必须要灌输给全体员工的重要指导思想。

丰田的问题并不在生产管理方式,而可能出在了产品研发环节和供应商管理环节上。询问任何一家给德系汽车企业供货的零部件制造企业,你都会发现他们对德系车企在零部件认可和质量环节过分苛刻的要求颇有微词,因为这些要求往往耗时费力、也很费钱,而这些开支最终还需要消费者埋单。同时,这些零部件供应商还必须面对严格的生产过程审核和认可,对生产流程、方式或设备的任何改动、都需要得到客户厂商质量部门的认可和严格的零部件批量产生验证。而丰田汽车的嫡系供应商们可能未必需要经历如此复杂的控制流程。

从丰田汽车近两年的召回中不难看出,多数问题都出现一些通用化的小型零部件商,这也是导致多款车辆同时召回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本次曝光的油门踏板问题,供应商表示油门踏板没有生产质量问题,如果这一说法属实,那么丰田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没有质量问题,这意味着丰田在这些零部件的设计、认可和路试阶段可能存在着漏洞或者不足之处。这意味着丰田汽车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像去年一汽丰田员工在变速器装车时螺栓拧紧不到位那么简单了。

也有媒体报道称,丰田在新产品开发和测试环节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新产品开发周期非常短、这其中部分零部件的测试工作是在实验室或计算机模拟状态下进行的,而并没有经过严格的不同环境下道路的测试工作。

如果媒体的上述报道属实,那么丰田汽车未来可能要面临更多类似“燃油踏板”的致命小缺陷。众所周知,汽车的路试是产品量产前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理论上任何一个新零件的应用,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道路测试,在满足所有极端情况和寿命极限的测试后,这些零件才可以被厂商使用。对于丰田召回的燃油踏板问题,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应该可以在路试环节或极限寿命状态下被发现,而不是一直到闹出人命之后才被丰田所承认。

[1] [2] 下一页  尾页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零部件企业内部两极分化制约行业发展
丰田召回部分进口2012年款雷克萨斯GS250、GS350汽车
丰田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227万辆汽车
安全气囊有隐患丰田日本国内召回65万辆汽车
丰田安全气囊问题在全球召回汽车总数将超过227万辆
丰田召回6万辆缺陷车:气囊可能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丰田召回100万辆卡罗拉 因安全气囊问题
缺陷/偷工减料 丰田召回问题未根本解决
丰田公司因制动问题在日本召回2500辆汽车
日本丰田30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30万辆汽车
丰田因气囊问题在北美和日本等地召回90万辆汽车
丰田因存漏气隐患在日本召回约9万辆车
丰田召回事件导致美国修改车辆安全规定
丰田召回部分Vista、卡罗拉以及Nadia车型
丰田在北美市场着手两起召回 涉及74万辆汽车
转向系统及刹车灯存隐患 丰田在美召回68.2万辆
丰田在印度召回近4万辆Etios等车型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召回11万辆2011款新赛纳
丰田召回引发信任危机导致消费市场萎缩
丰田召回重创“日本制造”
报告显示日本GDP或因丰田召回门事件下降0.12%
丰田将召回约9.4万辆2011年款赛纳MPV车型
换个角度看丰田召回
丰田iQ车型日本和偶走召回
丰田全球范围内发起主动召回65万辆混合动力普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