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花落广州?
丰田和一汽结盟始于去年。此后双方在天津、长春、成都布下生产基地,共同生产微型车、越野车、轿车等各色乘用车种。今年4月,一汽高级代表团访问丰田,又得到4款新车型,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以至于上海车展上,一汽打出“第一汽车,第一伙伴”的大旗,既是彰显实力,更是向合作伙伴示好。
与一汽合作之前,丰田已在天津和成都建立了合资厂,按产业政策——外资汽车公司在合资公司中股比不能超过50%,同时只允许与两家国内厂商合资——无法再与他人合作。但一汽凭借其国内龙头地位,将丰田这两个合作厂商纳入自身体系,打通了合作渠道。
对丰田来说,这次合作算计得精准老到,不仅多了一汽这个合作伙伴,还因此衍生出再寻找一个合作伙伴的机会。但是对一汽来说,却是喜忧参半:丰田会找到怎样的合作伙伴以及何时振翅高飞呢?
丰田急于振翅高飞,固然有名正言顺的政策理由,基于自然发展的战略理由,此外还有难言之隐。事实上,丰田与一汽合作,一方面得益于这个豪门带来的政策优势,但是又受制于这个豪门之为豪门之处:一汽位尊国内,显然不会惟丰田马首是瞻,而丰田海外扩张时,通常要求取得绝对话语权,惟丰田马首是瞻。
两个马首都想惟己是瞻,结果可想而知。
倘若只有马首之争,那就是万幸了。实际上,丰田还受制于一些非市场因素制约,这些非市场因素制约源出于一汽根正苗红的国有出身,自然,也非一汽所能解决。
但是如果不解决这些因素,丰田的中国之梦可能因此而顿挫。丰田社长张富士夫曾多次表达自己的中国之梦,就是在2010年前市场份额要达到10%,即100万辆。
在一汽和丰田的合作规划中,只有40万左右,离100万部相去甚远。丰田要想完成这一宏愿,只有另起炉灶,建立新合资厂。
回过头去看,去年丰田与一汽合作,已经留了一副胜负手。其中最醒目的,就是在合作的诸多车型里,惟独不见丰田佳美轿车。在业界,佳美号称是丰田最强有力的武器,横扫全球市场,是一剑能挡百万兵的硬角色。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