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汽车 >> 资讯 >> 正文
日系车在中国市场发展力不从心的现象越发明显

原标题:日系车在华市场份额下滑 风头被德系、美系盖过


近几年,日系车在国内市场发展力不从心的现象越发明显,不但风头被德系、美系等盖过,而且市场份额也呈下滑之势。究其根源,产品力弱是避不开的因素,更多表现在与竞争车型相比时缺少特点和亮点。推出具有竞争力的车型是各企业的当务之急。


9月12日,第九代雅阁上市,配备3款发动机。作为日系车进入国内市场的排头兵、曾经保持多年加价销售的热销车,在日系车集体低迷时上市,第九代雅阁被赋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其能否成功也被看做是日系车能否走出低谷的标志。第九代雅阁肩头的压力不轻。


把日系车发展放缓归结为发展周期论也不无道理,毕竟一个企业或一个品牌,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波峰,也会坠入低谷,不可能永立潮头。但通过纵向和横向对比不难发现,日系车未能跟上国内市场发展的节奏,其对国内市场研究和预估不充分,特别是国内市场对新技术的追捧打了日系车企一个措手不及。同样,对于机械性能、对于内部空间的追求等方面,日系车企所做的工作不够多。这种种表现最后都体现在产品上,保守、中庸成为部分日系车型的代名词。


反观以大众、通用为代表的德系、美系,产品的中国属性越来越明显,部分车型针对中国消费需求进行了改进。当然这些改进不见得有多少,但重视国内市场的态度让消费者很舒服,市场的天平在细微中倾斜。


刚刚上市的第九代雅阁,在外观、内饰、动力和配置等方面都做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可以看出是对上述问题的破解。其产品力较老款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没有配备被广泛认同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是比较遗憾。虽说其配备的动力系统性能或许不输于涡轮增压系统,但会被消费者误读为改变不够多。同时,其定位也考验着其对市场研究的功力;营销能否跳出以往的条条框框也是其能否令人“为之一振”的关键。这些问题在日系车中具有普遍的共性,谁能率先改变固有的观念和思维定式谁就有了“叫板”的资本。


不可否认,日系车产品线短、产品密度小也制约了其近些年的发展。产品线短使其升级换代流失率增加,当雅阁、天籁、凯美瑞等车主升级换代时,再向上似乎已经无车可选。虽说丰田、本田、日产都有自己相应的高端品牌,但在两个品牌的衔接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其高端品牌与国内市场需求还有差异。无车可选的情况下,即使再高的品牌忠诚度也无法抑制顾客向宝马、奥迪等更高端的品牌倾斜。前些天,大众中国将进口大众车放到上海大众销售渠道,原因之一就是解决固有消费者升级换代的需求,留住已有客户。产品密度小也是同样会失去被选择的机会,国内这几家日系合资车企中,除东风日产外,其他几家车企车型普遍偏少。介于雅阁和飞度之间的广本凌派上市首月订单突破1.5万辆,很好地注解了车型密度小的弊端。


产品力增加的第九代雅阁虽说代表着日系车企对国内市场的转变,但其也仅是一款车型。日系车要走出低谷,更多是要跟上市场节奏,也要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并持开放的态度。(何立军)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年收入711亿欧元 大众汽车品牌发布2020年财报
安全是迈向高端的第一步 岚图电池安全技术解读
我国新能源赛道拥挤 比亚迪扩大海外销售市场
深度体验星途揽月 它的产品素质是统治级的存在
综合实力不可小觑 试驾长安全新CS35PLUS
众多品牌参展 2021粤港澳大湾区车展6月12日举办
雷诺发布新品牌标识 2024年覆盖全系车型
长城打造真正的国民皮卡 不断创新才能迎合用户
传统品牌的反击 深度试驾一汽-大众 ID.4 CROZZ
产品质量亮红灯 东风日产还有哪些焦虑?
主力已经归位 静态体验斯柯达全新明锐PRO
凯酷这车我真心推荐 不仅看产品/厂家态度更重要
豪华品牌榜单第九 蔚来2月销量达5739辆
重磅新车即将发布 R品牌生态大会3月18日举行
东方豪华新坐标 捷尼赛思品牌即将登陆中国市场
助力斯柯达“燃起”明锐PRO望重树A+级家轿标杆
同比增长465.8% 长安汽车集团2月销量162,708辆
不拿资本当噱头 华人运通在智能出行上有新进展
抢先拍上汽大通 T90 这款精品乘用皮卡值得关注
运动基因流淌在血液中 体验捷豹英仕挑战赛
沉思后的自我修炼 一汽奔腾渐入佳境
养护更轻松 东风标致推出“上门取送车服务”
发力高端电动汽车 文飞升任长城汽车沙龙智行CEO
打造改变玩法的产品 大众汽车数字化设计解读
加速品牌布局 ARCFOX极狐中心落户北京富力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