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汽车 >> 丰田 >> 丰田召回 >> 正文

丰田“门”后的汽车政治经济学

作者:未知  来源:盖世汽车   更新:2010-2-22 11:04:45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从经济角度看,当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很多人分析认为,美国汽车业失败的原因在于成本过高,工人的福利太多,而丰田等日本企业则通过精益生产实现了低成本高利润,但人们忽视的是美国和日本汽车领导人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理想、抱负。美国汽车业的掌门人(至少创业者)是以强国富民为理想的,是要通过产业实现报国理想。而日本汽车企业的掌门人是到美国去挣钱,而不是帮助美国创造中产阶级。反映到经济数据上表现为,日本的人均GDP连年下降,但GNP却连年上升,因为日本企业发现国内市场过于狭小,纷纷投资海外,并将在海外挣的钱敛到了日本。一个是在为本国创造财富,一个是到他国去赚取财富,他们对成本思考的出发点当然不同。

正因为如此,当美国汽车业助推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后,当汽车工会将一个个总统送上宝座之后,当美国失业率再创新高的时候,当美国贸易逆差成为政客们指责政府的口实时候,无论出于政治目的还是经济的目的,或者出于道义上的回报,在汽车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美国政府理所当然要出手相救,在此大是大非面前,拿来美国淘金的外来户开刀理所当然。作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美国政府岂能坐视汽车业被日本人挤垮,甚至让美国的汽车产业链受制于日本。在这种宏观思维面前,丰田在美国出现任何问题都是正常的,这就应了马克思的一段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当然,如果今天在美国的不是丰田而是中国的奇瑞,奇瑞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因为这种摩擦决定于活生生的汽车政治经济学,与企业的名字无关。

前不久,奥巴马明确表示:“美国(汽车业)绝不做老二。”这与克林顿的执政理念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奥巴马政府选择了通过丰田质量问题击垮日本企业的策略,克林顿则是直接拨款推动PNGV计划,建立美国汽车业的创新体系,将日本、德国等外国制造商排除在外。两者的政策不一样,但目的都是一个——通过政府干预形成美国汽车企业对他国汽车企业的优势地位。日本企业和德国企业幼稚地认为自己在美国开办了工厂、向美国政府纳税了,就成为当地的“公民”了。但在美国人看来,这些“公民”仍是淘金者,他们淘到了“黄金”,就意味着美国公司减少了获取“黄金”的机会。在宏观层面上,这种企业国籍是永远存在的,所有的“完全开放的市场经济”只是教科书中的理想模式,只是经济学中的一种理论而已。宏观经济学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是:“在本国充分就业的前提下,实现边际效益的最大化。”任何宏观经济理论、学派的立身之本,都是使本国经济利益获得最大化。当美国政府发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旗号下美国经济受到了威胁,被他们批判的贸易保护主义立刻成为他们自救的利器。在此宏观背景下,在汽车政治经济学面前,这些纯技术的油门踏板问题、什么刹车踏板问题何足挂齿?关键是什么时候拿出来说事、说到什么程度而已。回想当年福特因为轮胎问题被迫大规模召回时,美国媒体更多关注的是福特会否因此倒下,与当前对丰田的“关怀”完全不同,这就是汽车政治经济学最生动的案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汽车:

  • 下一篇汽车: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10年前,日本人很难买到雷克萨

    丰田全新i-TRIL概念车将亮相日

    丰田混动汽车全球销量突破1000

    三菱发布欧蓝德运动限量版官图

    日产Vmotion 2.0概念车亮相北美

    本田确认新款思域Type R 配备C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