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确对于丰田汽车的兴盛充满了兴趣。但日美两国各自文化的不同,使得美国人在研究日本汽车产业时,仅仅得出了“丰田模式”这样一个大而化之的概念及各项具体条款。事实上,上述的原则并非错误而只是太过于简化。但任何原则的事实并且取得成功,都是一个长期而且随机应变的过程。
曾经参与国际汽车计划项目的藤本隆宏教授浸淫于汽车产业比较研究已经有近三十年时间。而在他那本花费近十年时间才写作完成的《能力构筑竞争——日本的汽车产业为何强盛》一书中,对于丰田模式及日本汽车业整体竞争实力的提高,他都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能力构筑竞争”的含义,可以通过对产品竞争实力的划分来得出——产品的竞争实力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表层的在市场中出售时候的是否可以顺畅的卖出的实力,一个则是深层的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企业制造实力,这种实力来自采用一系列的方式更好的提高产品质量和制造速度等领域。这种实力往往不为消费者所见,并且拥有了它在也并不一定能够保证企业的成功,但它却是基业长青的必要条件。正是对这种暗含的实力进行的默默竞争使得日本的汽车企业保持了持久的活力。
究竟如何进行“能力构筑竞争”?在藤本教授看来,产品=信息 材料,这样一个概念使得广义上的服务业和制造业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日本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专注于制造业的优势,汽车业正是一个日本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产业。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之外,日本汽车业持续的能力构筑来源于将汽车生产变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是一个尽量追求完美的统一体,日本汽车业竞争实力的根本来源是——它把每一辆汽车从开发到生产到销售再到开发中间的所有环节都紧密的连接成了一个彼此完美互动的过程。这看起来简单,但事实上这中间可能存在着无数的细节需要考虑,除了一个彼此合作良好的整体以外,没有任何人可以掌握这样一个过程。
丰田汽车的独到特点还跟日本能够迅速接受外来文化的特征有关。最初有着纺织业背景的丰田汽车保留了它原先的特点——组织的细腻以及保留着产品开发中的主管制。另外,因为丰田汽车的低起点,也使得它的生产线必须有更高的灵活性——它必须要么能够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更多的车型,要么能够以一种零件在更多车型中得到使用。
在这些过程中,每一个工人都不可能是固定的缺乏活力的个体,他们必须有灵活性以便处理多种情况,而正是这使得每个人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他们不断的寻找着新的问题解决方案,使企业效率得到提高。正是决策权和主动性的下方,自下而上的改进使得丰田式的“持续改善”(kezan)及“精益生产”(lean)变得可能。
美国式的试图寻找一种万能的模式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显得如此不可取,而这也是美国汽车企业对于所谓简化的“丰田模式”迷信的来源之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