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汽车市场正面临着增速放缓的困境,这也是本田接连做出扩产决策时必须面对的现实。对此, 川尚表示,虽然中国的汽车市场暂时进入了调整期,但中国的经济仍在高速增长,从日本、韩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中长期的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20%左右,也正是基于这种对市场增长的判断,本田做出了在中国扩产的决策。
制衡难题
对于本田来说,广州本田和东风本田两家合资公司接连扩产,除了要面对更大的市场风险外,更重要的是,这将使本田在这两家合资企业间的制衡之术面临更大的考验。
首先是两家合资企业间的冲突协调问题。广州本田和东风本田都曾明确表示,虽然他们的合资对象是同一个,但二者之间肯定是一种竞争关系。本田中国公司人士认为,本田对这两家合资公司并没有定位上的区别,差别只在于各自产品档次上的错位,以形成互补竞争的关系。
这样一来,二者在车型引进方面的争夺就不可避免。此次落户东风本田的思域作为一款在中国市场享有一定口碑的中级车,广州本田此前也曾在私底下表达过引进这款车的愿望。思域落户东风本田,或许可以解决东风本田产能扩张的产品支撑问题,但面对广州本田新增的产能,本田又将拿出哪些车型来支撑呢?
比车型争夺更早引起广泛关注的是二者的渠道分合问题。早在C-RV下线之前,二者在渠道合作问题上就曾有过一番大的波折,直到C-RV下线的前一刻才最终达成了东风本田租用广州本田部分渠道的合作协议。前不久,上海开出了全国首家东风本田4S店,东风本田开始了渠道独立运作的历程。但对本田来说只能是一种无奈,本田心里不会不清楚,二者渠道的分立,将极大地增加其在渠道方面的投入与成本。
另一个问题是,本田如何平衡广汽与东风之间的利益关系。当年,由广州标致项目的失利,在广州本田项目启动时,广汽被迫接受了东风的介入。广州本田所需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全部来自东风与本田合资的发动机公司。甚至就连后来成立的本田广州出口基地,东风也插了一脚,拥有10%的股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