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上次介绍完铃木之后,这次想谈谈属于小排量摩托车的黄金年代,当年日本四大摩托车厂对小排量车型投入的心血一点也不比大排量少,因此诞生了很多在今天来看是怪物级别的车型。

不惜成本竞争的年代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日本四大摩托车厂竞争最激烈的年代,当时的市场上既有两冲程发动机也有四冲程发动机,是百花齐放的年代。最重要的是,今天250毫升级别是作为代步或者爱好者晋级大排量的过渡车型,但是在那个年代厂家们对250毫升的定位大相径庭,制造出的产品是能让你一直骑到死也可以不换车的。



80后的摩托车迷没骑过但是最起码都记得曾经异常火爆的小排气量仿赛时代:二冲程跑车如雅马哈TZR125、TZR250,本田NSR125、NSR250R,铃木RGV250,川崎KR-1S等车型穿梭于大街小巷;直列四缸四冲程跑车CBR250RR、FZR250RR、GSX-R250、ZXR-250等通过拉高转速压榨发动机的功率,把这两种类型的车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和环保不沾边儿,单纯为了刺激你分泌肾上腺素。现在你仍然能从国外的二手店里买到成色不错的CBR250RR,像上图中这种表底2万1千转的是早期的车型,1994年的最终版车型表底是2万转。
烈火战车NSR250R


在这些车型中我们最熟悉的车型恐怕就是NSR250R了,能在那个年代影响一批人,离不开本田在赛道上取得的成绩。1984年本田在GP500(MotoGP前身)赛事取得成功后,把目光聚焦到了G250(Moto2前身)赛事上,本田推出的V2两冲程发动机RS250R赛车率先参加日本本土赛事,主要竞争对手就是雅马哈TZ250赛车,1984年第一次参加比赛的RS250R力压同场竞技的30多辆雅马哈TZ250夺得冠军,一炮而红的同时为量产版车型打了一条最有效的广告。

本田忙着打造赛车的同时也没忘了民用市场,其实这也说明了他们对RS250R会取得好成绩是相当有信心的,在赛车设计研发的同时,NS250F(无整流罩街车版)和NS250R也一并推出。其中NS250R不论是整流罩造型、车架还是发动机规格都和赛车十分相似,本田拿着NS250R正式加入了四大厂GP250仿赛的竞赛。

在1987年本田把采用大量赛车技术的民用版NSR250R推向市场,这才是我们最熟悉的名称,不过因为并没有采用本田看家的PGM点火系统,这代的NSR250R还没有我们熟悉的P3、P4这些后缀。到了1988年推出的NSR250R上,本田用上了PGM点火系统,从它开始就有了P1或者PGM1的昵称,第二年推出的NSR250R是P2、1990年则是P3、1994年推出的车型为P4。特点最明显的当属P4了,它的后轮采用单边摇臂设计,现在很多人都把这个设计和杜卡迪联系起来,其实不只是杜卡迪有这种设计,至于优点嘛,也就是便于拆卸后轮和方便你擦轮圈。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