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悄然对1.0L以下车型上牌解禁、政府可能全免1.0L以下车型的购置税,国内的小车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小型车最为成功的是日本,它们的做法或许对中国会有一些借鉴意义。
在中国,排量在1.0L的小车堪称是小型车中的小车了,微车主要是微面。而在日本,微型车是指排量在0.66升以下的汽车,排量在0.66至1.8升的汽车被称为小型车。
作为日本汽车市场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微型车是指发动机排量在0.66升以下,车体长不超过3.4米,车宽不超过1.48米,车高不超过2米的车型,日本汽车市场微型车销量巨大。截至2008年3月底,日本微型车保有量达到2546.1667万辆,约占该国汽车总保有量的1/3,平均每百家庭拥有微型车48辆,三分天下有其一, 在2008年日本新车销量排行前10强中,微型车占了6个,其中铃木Wagon R因为销量降幅相对较低(下降7%),继续蝉联销量冠军宝座。 技术含量并不低
在中国,小型车一般是和技术含量低、价格低的代名词,车型整体竞争力的不足使得国内微型车销量一直处于下滑趋势,今年来购置税下调等政策给微型车的销量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总体而言,排量小,车身小并不是阻碍微型车成为人们座驾的真正原因,整车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的低下才是人们最终放弃选择微型车的原因所在。
在“微型车就等于低廉车”的心里暗示下,选择微型车就是选择了一种“低廉”的生活品质,这造成了人们的一种潜在抵触心理。
在日本,却不是这样的。 微型车在日本还有个特别的称呼“K-CAR”,K-CAR的字面意思就是可爱的车,在日本汽车市场K-CAR用来指一些造型怪异另类的微型车。在日本,微型车虽然排量小,但是技术含量并不低,如上市不久的日本铃木PALETTE就配备了包括无匙启动系统、HID氙气大灯、自动空调、多功能方向盘和立体声音响系统等等在内的高端配置,在国内这些配置可能只有在中高级轿车的顶级车型中才能找到。
微型车之所以在日本受到青睐,从市场和行业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原因是分不开的,首先,日本汽车市场已经十分成熟,汽车已经不再是任何值得炫耀的工具,其次,日本国内资源紧缺,国土狭小,大多数消费者驾驶汽车的行驶里程都十分有限;最后,日本政府对微型车的大力支持,例如对厂家的税收支持,对消费者的购买支持等等。
当汽车只是一个驾驶工具时,每一个人都会按照实用的理念来购置自己需要的车辆,而在车型上,日本微型车的高科技含量和外观上的个性与时尚,还有车体设计上以实用为主的风格都是微型车在日本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
空间不下
在大家的印象中,小车一般是空间小的代名词,这给我国小车的普及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与日本微型车不同的是,我国国内目前微型车只得是排量在1.3升以下,车长在3.6米以内的车型,并且国内的微型车外形设计依然没有突破“轿车”的限制,这给微型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因为在3.6米车身长度的限制下,要设计出和4米以上轿车一样的功能,如四门开启,大空间,大后备厢,这只能造成一种“四不像”的鸡肋车型,相反我们看日本微型车的外观设计,大多采取了我国目前“面包车”类似的外形设计,只是他们把这种“面包车”做了发散思维的扩展,设计成时尚与实用为主要特征的家庭用车,而整车做工和技术含量,一点都不比中级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