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汽车 >> 本田 >> 本田资讯 >> 正文

本田中国再布局

作者:佚名  来源:新浪   更新:2008-9-4 14:54:34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目前,广州本田包括黄埔和增城两大工厂最高能实现36万辆的产能,东风本田工厂现在也只有12万辆的产能,与本田导入中国的车型其市场表现相比,这样的生产能力实际已经不能满足中国市场对于本田旗下产品的需求,尤其是广州本田第八代雅阁与东风本田新CR-V两款车型自上市以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就在3月份,广州本田黄埔工厂和增城工厂都已是满负荷生产,尽管这是受一季度累计定单的影响,但随着备受关注的新飞度和之后其他车型陆续上市,广州本田36万辆产能必是充分利用。至于东风本田,现有生产线也是满负荷运行。2010年,东风本田将推出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讴歌也有可能导入生产,因此,东风本田的扩产计划两年内必须完成。

  从整个中国市场形势来看,业界已有预测,2008年,中国市场将进入换车元年,这也意味着,中国汽车企业将可能迎来新一轮的销售高峰,本田选择此时扩充中国产能应该能够更好地契合这一机遇。

  本田社长福井威夫(Takeo Fukui)预计,随着中国扩产计划实施,2010年,本田全球产能将达到480万辆,全球销售量将超过450万辆,但他同时表示,这还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如此看来,从来都是低调行事的本田,对于中国所能发挥出的潜能预测应该还保留有一定空间。

  核心竞争力源于“本土化”

  当然,一味扩产并不符合本田的行事风格,也不是帮助其实现中国战略的正确方向。即使本田一直被看作是中国汽车市场最赚钱的跨国企业,也并不意味本田仅仅依靠单纯的产品导入方式来获取最大利润。

  看看本田在北美市场获得的巨大成功,本地生产、本地采购,建立本地的研发中心,再到推出符合本地消费者真正需求的产品,这是本田始终遵循的不二法则,中国市场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当下原材料成本上涨、汽车产业趋于同质化的前提下,“本土化”原则赋予了本田更多的竞争实力。

  “将关键零部件进行本土化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成本竞争力,在中国市场获得更有利的优势。汽车产业有多大,我们的汽配厂就有多大,这是我们永久的奋斗目标。”2007年,福井威夫在本田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投产仪式上就明确表达出对中国市场的诚意。

  目前,包括变速箱、传动轴、发动机零部件在内的关键配件,都能通过本田在华成立的零部件公司(包括合资/独资)得到提供,而也正是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本田带动了大批本土的零部件企业共同成长,同时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在中国形成了零部件供应的集群效应。随着中国零部件产业的逐渐成熟和本土供应商能力的提升,都是有可能逐渐实现国产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汽车录入:贯通编辑A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A 

  • 上一篇汽车:

  • 下一篇汽车: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10年前,日本人很难买到雷克萨

    丰田全新i-TRIL概念车将亮相日

    丰田混动汽车全球销量突破1000

    三菱发布欧蓝德运动限量版官图

    日产Vmotion 2.0概念车亮相北美

    本田确认新款思域Type R 配备C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