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从数年前起中国乃至全球都在提倡这一理念,相比其它行业,这项政策导向对于汽车制造业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大排量车型的逐渐“消亡”,小排量涡轮增压车型的强势崛起,新能源汽车的大势所趋,这些几乎都是肉眼可见的变化。
12月15日,长城汽车正式发布了一项面向全速域、全场景的“柠檬混动DHT”技术。长城汽车轮值总裁孟祥军、长城汽车商品战略及技术研发副总裁穆峰、长城汽车研发副总裁单红艳等多名企业高层以及行业专家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柠檬混动DHT”技术是什么?与两田的混动技术有何区别?
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乃至汽车从业者来说,提到混动技术首先映入脑海的会是丰田的THS以及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确实,两田的混动技术发展早,绝对是全球混动技术的先行者,近年来混动版雅阁和凯美瑞在国内的热销使两田更加深入人心。长城汽车作为后来者,全新的柠檬混动DHT技术到底有何玄机呢?


其中,HEV主打城市使用场景下的经济性,动力系统综合效率可达43-50%,百公里综合油耗可达4.6L。PHEV架构则搭载了全球最大容量高效能混合动力电池,可实现全球最长的纯电续航里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200km。
目前混动市场有功率分流、单速混动、串联增程以及油电分动等几种混动策略产品,柠檬混动DHT则为双速混动,其工作原理更接近本田的i-MMD系统。不过,除了EV模式、串联模式、发动机动力挡直驱模式外,柠檬混动DHT还具备发动机直驱并联模式,这也是该技术的终极“杀手锏”。

未来将用于哪些车型?对整个行业有着怎样的意义?
由于柠檬混动DHT技术拥有三种动力总成,系统总功率从140kW到320kW,因此可灵活应用到不同级别的车型上。

值得一提的是,柠檬混动DHT技术完全由长城汽车独立自主设计、自主研发、具备完全自主产权,虽然其可靠性尚未得到市场的验证,但无疑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结语: 不久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研究确认了全球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同时,提出了面向2035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
今天,长城汽车发布的“柠檬混动DHT”技术刚好契合了这一技术路线。不过,政策导向也只是长城汽车研发混动技术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混动技术的全球化以及用户需求等。“柠檬混动DHT”这项全新的混动技术是否像官方介绍的那样省油?真的能够达到全速域“跟脚”?又能否为消费者带来驾驶感受方面的惊喜?让我们共同等待市场的验证。
(图/文 网通社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