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所做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CSR)分别涵盖了资源创新、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合、教育三个领域,在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合领域最具标志性的项目就是已经坚持了11年的“BMW中国文化之旅”。
在过去的十年里宝马对中国非遗文化的寻访足迹遍布中国21个省,向90个非遗项目捐赠了总计1630万元,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今年成功开启了“BMW中国文化之旅”的第二个十年。
7月26日,以“探三湘秘境,生机盎然的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湖南非遗探访之旅正式开启,在接下来的10天里,由文化专家、设计师以及包含网通社在内的媒体和宝马组成的探访车队,走访湖南省的14个市/县,探访近4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文中大家将看到的是为期5天的湘南线之旅。
为期10天的湖南非遗探访之旅共分为两段,两条线路围绕着湖南省非遗文化的分布区域进行展开。前半段为湘南线,从湖南长沙作为起点,分别途径炎陵县、郴州市、桂阳县、永江县、永州市、邵阳市、最后返回长沙市。
第5天回到长沙进行后半段湘北线的交接,途径汨罗市、益阳市、安化县、常德市、吉首市、永顺县、最终到达张家界收官。
第一天:从长沙发车,开启BMW中国文化之旅
7月26日,在气势恢宏的城步吊龙舞中,2017“BMW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探访车队从长沙启程,正式拉开“BMW中国文化之旅”年度系列活动的序幕。
BMW中国文化之旅——探访第一站
第一站是湖南的醴陵市,这里素有“中国陶瓷花炮历史名城”的美誉,同时也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八世纪的中唐时期,湖南长沙铜官窑已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绘的新技术。据考古工作者对遗物的研究,当时有在白釉下画绿彩的,有在黄釉下画褐彩的,有在青釉下画褐绿彩的,还有在青黄釉下画褐、赭、绿三色的等品种。2008年6月7日,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铜官陶瓷,湖南省望城县铜官镇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铜官陶瓷源远流长,其传统制作技艺“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天:探访炎帝陵及中国传统戏曲
BMW中国文化之旅——探访第二站
炎帝和黄帝一样,同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此中华儿女也称自己为炎黄子孙,BMW中国文化之旅的第二站就来到了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地——炎帝陵。
炎帝陵享有“神州第一陵”之誉,坐落于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7公里处的鹿原陂,主要建筑有炎帝陵殿和神农大殿。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十大文化遗产等。
炎帝陵的祭典活动也被列入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被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根亲文化盛事。炎帝陵的祭祀活动,历代王朝都很重视,据历史记载,炎帝陵自唐代开始即有奉祀,进入清代后,炎帝陵祭祀更加频繁隆重,极一时之盛。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祖国的日益强盛,炎帝陵祭祀再度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向往的盛典。
BMW中国文化之旅——探访第三站
结束了上午的炎帝陵祭典仪式,下午跟随着宝马的探访团队来到郴州市桂阳县庙下村进行参观,近年,庙下古村被列为中国保护传统村落,桂阳县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湘昆的发祥地,有昆剧、湘剧、祁剧、花灯戏在这里薪火相传、争奇斗艳,被誉为“戏窝子”。接下来我们就在庙下村的古戏台欣赏了花鼓戏、傩戏、湘剧的表演。
晚上来到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之一的郴州专区湘昆剧团,来感受昆曲的余音绕梁。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表演结束后湖南省昆剧团团长罗燕作为传承人进行了演讲:“从昆曲申遗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与新时代复兴。”讲述文化传承的意义。
第三天:江永女书
几乎很少人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女性专用的文字。第三天我们驱车来到郴州市江永县,来探访现在世界上唯一存在的性别文字(妇女专用文字)——江永女书,女书园里包括一个女书学堂和四个女书展示区。
女书最早流行在湖南省江永县潇水流域,1982年,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在湖南省江永县发现女书,震惊世界。女书,严格讲应称为“女字”,即妇女文字,是一套奇特的汉字,文字呈长菱形,笔画纤细均匀,似蚊似蚁,民间叫它作长脚蚁字或蚂蚁字,至今仍在一些高龄妇女中使用。探访团也参与到其中学习了女书文字。
第四天:体验大布江拼布绣
第四天的目的地是邵阳市,在这里我们将跟着宝马的团队探访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品 —— 大布江拼绣和桃园刺绣的发展。
先来说说大布江拼布艺术,它起源于汉朝,盛行于明清及民国时期,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原生态造型艺术。拼布绣现已被列入郴州市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布江拼布艺术传承人何娟,从小就喜欢这项艺术,在外面工作了几年的何娟还是回到家乡大布江,跟奶奶学起了拼布。她在学会基本技法后,更借鉴了其他艺术种类的表现方法,加入了现代生活中更加丰富多彩的元素和意象,使这门古老的文化遗产独具魅力。
2008年她开始开发、整理和创作拼布绣产品,2011年成立了郴州市娟娟拼布艺术坊,引起了湖南大学文化传媒的重视,现已初步将大布江拼布绣列为湖南大学文化产业研发项目。何娟在进行非遗文化传承演讲的时候向我们提到了她的继承和创新,为了让大布江拼绣火起来,还打造了一个创新平台的应用(淘宝众筹)。
第五天:湖南非遗之旅南线交接
第五天,湖南非遗的南线探访之旅即将结束,今天将从邵阳市驱车回到长沙市,同时会在下午体验湘绣,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并在7月30日晚与探访湖南非遗之旅的北线成员进行交接,开启另一段非遗旅程的北线故事。
湘绣与苏绣、蜀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2006年,湘绣被选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湖南省长沙市的湘绣研究所内,一起参观了一层的两个湘绣展厅并在三层的湘绣工作室近距离的观看的湘绣作品的产生。
湘绣传统上有72种针法。分平绣类、织绣、网绣、纽绣、结绣五大类,还有后来不断发展完善的鬅(péng)毛针以及乱针绣等针法。对于湘绣的特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成新湘重点为我们介绍了鬅(péng)毛针法,将狮虎的毛绣出蓬松感,栩栩如生。
皮影戏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即使没有近距离欣赏过,或多或少也在电视和电影中看到过。中国皮影戏在2011年入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从西汉时期开始流传至今已经2000多年。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的《雀之灵》和《梁红玉》。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在中国同样历史悠久,据了解是源于汉,兴于唐,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另外,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止到这里,为期5天的湖南省非遗文化的南线探访之旅就先告一段落了,在第五天的晚宴中,南线的小伙伴将接力棒交到北线探访队成员的手中,另外一段神奇之旅即将启程。如最初介绍到的,这段旅程将探访40余项非遗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在湘南线探访之旅中所体验到的竹编、竹刻、滩头木版年画等传统技艺的非遗文化没能一一介绍,但这样一场探索之旅只能说才刚刚开始。
持续和创新的宝马中国文化之旅
持续性、本土化以及创新性是宝马每个CSR项目的重要属性,这11年里,宝马不仅仅在坚持非遗保护这件事,同时也通过一些创新举措来继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去年,宝马从“授人与鱼”向“授人以渔”转变,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从“资金资助”的模式升级为“持续性公益平台”的模式,为非遗传承人提供资源和渠道,使非遗传承人获得“自我造血”的能力,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通过两条创新性的非遗保护模式:一是以创新的方式推广非遗领域的文化传播;二是以创新的方式促成非遗手作产品的使用和消费,来助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今年宝马将在种模式基础上实施“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一系列创新探索,比如:在探访过程中,由专家推选10位来自湖南的非遗传承人,将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进行学习和交流;寻找具有创新潜力的非遗传承人与不同领域的“非遗跨界创意大使”共同设计和孵化具有非遗核心工艺或元素的跨界创意作品等。
最后: 不知道这样一段旅程会不会让你们心动,但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湖南非遗探访之旅,宝马将继续与蚂蜂窝深化合作,推出《BWM中国文化之旅湖南非遗旅行攻略》,所以觉得看文章不够尽兴的、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人雅士可已开启一趟非遗之旅。而关于湘北之旅的文化探访活动还未完待续。(图/文 网通社 王静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