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汽车 >> 资讯 >> 正文

“汽车西进”成行业流行 车企地缘优势的得与失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更新:2014-4-1 14:14:45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原标题:“汽车西进”成行业流行 车企地缘优势的得与失


今年6月实施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13年修订)》的鼓励政策,使得蕴藏着的巨大市场潜力中西部地区成为一个特大热点。在东部地区市场已趋饱和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这片“蓝海”对车企的诱惑力是显而易见的,“汽车西进”于是成了汽车行业新的流行。


仅仅只是为了争取地缘优势吗?地缘优势,百度给出的结果是,由于对某个地区历史、文化和人群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熟悉和了解,特别是在区域内具备相应的人脉资源,所形成的相对外来者的优势。


近水楼台先得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地缘优势让外来者必得付出加倍的努力,才有可能从“东道主”那里分得一份风光。从这个角度说,“强龙压不住地头蛇”,尽管说起来不太中听,但实在也是这个道理。


汽车行业也是一样,地缘优势就像一双无形的手。


这双手也会给外来者灌上几口苦酒。比如,大众系一直对被日系垄断的华南市场抱有觊觎之念,并且在2009年底就发布了颇具侵略性的“南方战略”,但就在该战略实施一年半之后,也就是2011年前6个月,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组成的德系军团,在广东省国产汽车销量中仅占比8.91%,仍然远远少于丰田和日产的17.54%及14.67%。


地缘对于本地车企和外地车企的不同作用力,让车企们在成为本地的既得利益者的同时,也成为开拓外地市场的被动者。


有得就有失,地缘优势的偏爱倾向实在太过明显。也正因此,原本的“客队”都力求让目标开发地成为自己的“主场”。于是,有了一汽-大众在成都、佛山的建厂,有了上海大众在长沙、新疆的布点;于是,奇瑞把工厂建在了关外的大连,长安就在北京设了生产基地……


车企们不约而同地把触角伸向外地,通过外地建厂融入当地市场,争取地缘优势,更大限度地占有市场资源,是很现实的考虑。而在目前,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正成为车企列强们“瓜分”的目标。


但地缘优势也不是轻易就能如愿得到的。要知道,那些西部本地车企,在当地早已构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又岂会轻易拱手礼让。比如力帆,已经在重庆有了三座工厂,现在又在兴建第四工厂,未来全部产能将突破百万辆。还有长安,目前在重庆地区的总产能就已经超过了100万辆。


面对这样的“地主”,外来的车企要在这里“虎口夺食”,难度着实不小。


而且,除了产能之外,营销渠道的布建也决定着地缘优势的大小,而西部车企显然又占了“地利”与“人和”的先手。还以力帆为例,就算它目前与那些合资巨头相比还是一个新生代,就算它的一级经销商还不到100家,但它的二级经销商却有1000多家,显然,力帆的渠道下沉能力不容小觑。


但就算如此,如果一味只靠地缘优势,也是行不通的。车企外地建厂,一为地缘,二来也是出于客观上的考虑,比如物流,比如港口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一个个都是有备而来,当地车企也不能守株待兔,还得拿出实力来竞争方可。就比如力帆,看起来力帆是在西部开发中占了地利之先,但其实,力帆这些年一直在西部深耕细作。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全在西部进行,去年的高原节油挑战赛,今年的进墨脱以及前不久的西藏“三车联发”,看起来,力帆对于西部开发是早就准备。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西部汽车企业那么多,而且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将有更多的车企进驻西部,西部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充满机会,又必得面临新一轮的博弈。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成功。


总之,地缘优势对于外来车企和本地车企来说,都是好东西,至于谁能得到得更多,谁更善于利用它,就看车企们的智慧与能力了。所谓出水才看两脚泥,谁能笑到最后,不知道,但时间会给出答案的。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汽车:

  • 下一篇汽车: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10年前,日本人很难买到雷克萨

    丰田全新i-TRIL概念车将亮相日

    丰田混动汽车全球销量突破1000

    三菱发布欧蓝德运动限量版官图

    日产Vmotion 2.0概念车亮相北美

    本田确认新款思域Type R 配备C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