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汽车 >> 正文
广州本田奥德赛安全性能介绍

奥德赛安全性保证采用先进的相容性车身设计和丰富的装置,拥有国内同级别车型中领先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性能,并充分考虑了对行人的保护,减轻对行人的伤害。


G-CON碰撞安全车身


奥德赛车型采用了Honda独创的 G-CON碰撞安全技术。传统的车身在正面碰撞和正面偏置碰撞时,难以同时满足"降低乘员受到的冲击"和"保持乘员舱完整性"的要求。针对传统车身在碰撞安全性上的矛盾,G-CON通过对车身进行有技巧的设计,不但降低乘员受到的冲击力(G),同时还能保持乘员舱的完整性,从而保护乘员安全。


奥德赛车型设计除了满足中国碰撞安全法规要求和在新车评价程序(如C-NCAP)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外,还把重点放在现实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性能研究上。在车与车的正面碰撞过程中,车辆的碰撞速度、质量、硬度以及结构都会影响到对乘员舱的侵入,此时,保持乘员舱的空间是极为重要的。在车对车的碰撞中,Honda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自我保护性能的同时,减轻对对方车辆的攻击性的相容性车身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应用到奥德赛车身设计中,从而更加提高了其在实际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奥德赛相容性车身结构主要由三个部件组成:下边梁、上横梁和前纵梁。这些部件的作用主要是:在重叠量较小的碰撞中,下边梁可以防止对方车辆对乘员舱的穿透;上横梁可增加发动机舱上部部件的能量吸收;前纵梁则为碰撞中的主要吸能部件。


对前部传来的冲击,由上横梁与下边梁吸收冲击能量,并将部分冲击能量扩散到前立柱与地板。奥德赛地板骨架采用负荷分散型构造,可以更有效地分散冲击能量。通过采用新的车体骨架设计,防止与对方车辆的碰撞吸能部位发生错位,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吸收碰撞时的撞击力,分散碰撞时的撞击,最终提高发动机舱吸收碰撞能量的效率,减轻对乘员舱的负荷,确保乘员的生存空间。


先进的被动安全技术


安全气囊技术。安全气囊作为汽车上重要的辅助安全装备,能够有效减少碰撞事故对乘员造成的伤害,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把安全气囊作为汽车的标准配置。早在1971年,Honda就开始着手开发安全气囊,从那时起就把"人"的安全放在首位考虑,同时对实际事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有效运用于实际车辆中。Honda是日本国内首先在车辆上装备安全气囊的厂家。奥德赛配置的智能双安全气囊系统以及带OPDS功能的副驾驶席座椅侧安全气囊系统,为乘员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护。


奥德赛车型的副驾驶席安全气囊,采用了独特的技术,通过优化气流的方向,使气囊沿着前挡风玻璃展开,这样,即使副驾驶位的乘员比较靠近仪表台,也不容易直接受到安全气囊展开带来的冲击,不易被气囊伤害。


如果前排乘员过于靠近方向盘和仪表台,在气囊点火高速展开时,气囊的猛烈冲击就有可能对乘员造成伤害。奥德赛车型配置了两级爆发式前排安全气囊系统,电子式SRS气囊系统在汽车碰撞事故中根据碰撞程度决定气囊是否自动充气膨胀,以及进行几级点火膨胀,起到保护乘员、减轻伤害的作用。


为了降低侧面碰撞给乘员带来的冲击, Honda为奥德赛车型开发了智能侧面安全气囊系统。侧气囊与前排安全气囊不同,只能在座椅侧面很狭窄的空间内展开,且必须要快速展开,这种展开有可能对乘员造成一定的伤害。Honda为了减轻这种伤害,潜心研究,开发了通过乘员坐姿检知系统(OPDS)来控制气囊展开状态的智能侧面安全气囊系统,是世界上首先开发出乘员坐姿检知系统的汽车厂商。


安全带。奥德赛车型的所有座位均配备安全带,其中前排座椅配备了带预紧装置和限荷器的三点式安全带,并且,驾驶员侧安全带具备了双向预紧的功能(肩部和腰部)。万一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预紧器发生爆炸,从驾驶员肩部和腰部两个方向迅速拉紧织带,使驾驶员紧贴座椅靠背,防止其身体前倾,有效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丰富的主动安全配置


电子定速巡航装置。广州本田奥德赛车型上装备了定速巡航系统,可以减轻驾驶疲劳。当汽车在长距离的高速公路行驶时,启动定速巡航系统可以自动将汽车控制在设定的速度上,免除驾车者长时间脚踏油门踏板之苦。


ABS+EBD 。装备有先进的电子制动力控制系统"ABS+EBD"。ABS系统通过电子装置和独立的4通道液压回路来精确控制车轮的滑移率,保证轮胎上的最大附着力,以确保每个车轮在任何路面状况下(尤其是湿滑路面)不会抱死。这样在制动时既不会跑偏、侧滑,又不会发生甩尾等危险情况,保证了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ABS必须在踩下刹车至车轮抱死时才发挥作用,而EBD是在踩下制动踏板后、在ABS起作用之前通过调节后轮制动力达到良好的制动效果,以减少不必要的ABS动作,或在ABS因特殊的故障状态失效时防止车轮抱死,增大了保护范围。


分水型前车门玻璃与亲水加热功能后视镜。为保证下雨、结霜和结冰时的行车安全,广州本田的奥德赛车型提供了分水型前车门玻璃与亲水加热功能后视镜。分水型和亲水玻璃可以通过行车时的风压吹散水珠,使水滴成膜状均匀扩散在玻璃表面,防止空气涡流产生积水,使后视镜、侧车窗具有良好的清晰度,保证驾驶员在不良天气状况时仍具有开阔清晰的视野。


此外,奥德赛还配备了防炫目后视镜、防夹功能的驾驶侧车窗以及多级式前风窗玻璃雨刮器。


行人保护构造


基于"Safety For Everyone--为了所有人的安全"的理念,Honda关注的不仅仅是车内乘员的保护,一直以来也把行人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Honda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行人保护研究的厂商之一。为了减少车辆对行人的伤害,Honda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把"减少由于腿部和头部受到伤害而导致重伤甚至死亡"这一课题放在首位来考虑。发动机罩铰链、雨刮转轴采用了易变形的结构来吸收冲击,在发动机罩、翼子板和保险杠上也采用了吸收冲击的构造,这些能够减轻对行人伤害的设计在奥德赛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安全气囊意外弹开 本田在美召回11.8万辆CR-V
安全气囊意外弹开 本田在美召回11.8万辆CR-V
马自达CX-9安全气囊无故弹出 在美接受调查
本田证实美国第16起高田气囊致死事故
本田北美再次大规模召回高田隐患汽车
更换高田隐患气囊 福特全球召回逾95.3万辆车
丰田北美召回7万辆高田隐患气囊汽车
高田致命气囊引发澳最大汽车召回
英菲尼迪在美召回1.7万QX30 转向组件故障
受高田气囊影响 通用将在华召回逾250万辆车
日产拨款9800万美元 补偿440万高田隐患车辆车主
澳洲车主拒绝维修高田气囊 三大日系车企躺枪
2017款铃木雨燕混动版发布 动力系统升级
马自达宣布在南非召回1.9万高田隐患气囊车辆
本田在美确认新一起高田气囊爆炸致死事件
问题气囊丑闻致经营困难 日本高田申请破产保护
本田否认隐瞒高田安全气囊缺陷问题 称也是受害者
联邦调查局前局长或监管高田气囊后续赔偿
本田联手IBM推出智能客服 协助解决召回
日本高田就问题安全气囊认罪 将付10亿美元罚金
本田俄罗斯召回逾13万气囊故障车 涉及讴歌
高田公司将拨款8.6亿美元 支付在美巨额罚款
2017款本田锋范亮相印度 配置/技术升级
丰田因安全气囊隐患将召回1.4万辆汽车
本田因气囊缺陷追加召回约67万辆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