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汽车 >> 资讯 >> 正文
日本汽车业:该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

目前,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处在转型的十字路口。随着世界能源、环境条件的变化,各国汽车行业都面临着从燃油发动机到新能源汽车的转变。相较别国,日本汽车业仍维系着传统的制造产业链,多数车企在电气化道路上犹豫不决。


近日,日本企业纷纷发表3月底结束的2017年度财务结算报告,汽车制造企业获利丰厚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象征。但是,在汽车业面临技术转型的紧要关头,车企老板们鲜有兴奋,更多地把危机和彷徨挂在脸上。


汇总各家报表发现,日本7大车企中有6家实现了增收,3家利润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丰田汽车公司盈利2.493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36.2%,创造了全日本企业利润之最;本田盈利1.59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71.8%;日产汽车公司盈利7468亿日元,同比增长12.6%。只有斯巴鲁汽车公司因无资格检验员上岗验车及能耗、排放数据造假导致经营损失,利润下滑22%。


多重利好因素带动日本车企利润上升。从经营环境看,日本、美国等主要市场减税政策使这些汽车企业负担大幅减轻,特朗普减税使日企在美分公司利润大增。日元汇率走低带来了盈利,汇率每走低1日元丰田汽车就可以获利400亿日元。同时,日本促进企业发展的减税政策也给企业带来了获利空间。据报道,丰田公司最近4年每年享受近千亿日元的研究开发减税,仅2016年就从投资减税、研究减税、加薪减税中节约税款约6亿日元。主要汽车厂都是减税政策的受益者。从企业内部经营看,包括设计、开发以及生产在内的标准化、通用化,提高了整体效率,也带动了利润的增长。自2015年起,丰田在普锐斯等多款车型上引进了“丰田新全球架构(TNGA)”,根据汽车的大小精简基础车体,进一步推进零部件的通用化。日产依托与法国雷诺公司的联盟,实现研发设计、车体、零部件等通用化,降低了企业成本。本田通过削减国内过剩投资和产能降低了固定资产成本,通过开发、采购和生产机制的调整切实提高了效率。这使日本3家大型车企的销售净利润率保持了上升势头,其利润2015年度超过美国2家车企,2016年度超过德国3家车企,2017年度进一步扩大了领先优势。日本车企盈利能力超过美、德,说明日本汽车制造业的产业效率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但是,目前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处在转型的十字路口。随着世界能源、环境条件的变化,各国汽车行业都面临着从燃油发动机到新能源汽车的转变。而且,欧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引领了此轮技术革命。目前,挪威政府已宣布从2030年开始只允许销售电动汽车或油电混合汽车,2016年这两类汽车的普及率已经达到28%。荷兰规定2025年之后只允许销售纯电动汽车。英、法等国明确宣布2040年以后禁止生产燃油汽车,并将全面实行汽车电气化。美国加州等多个地方政府规定了普及新能源汽车的最低比率及碳指标交易权。一些世界大城市如巴塞罗那、哥本哈根、温哥华等2030年后将禁止燃油车辆驶入。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高水平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同时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消费国,2016年世界40%的电动汽车产自中国。今后随着车载电池能力的提高和充电时间的缩短,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将进一步提高。相比之下,日本汽车业仍维系着传统的制造产业链,多数车企在电气化道路上犹豫不决。目前,只有与欧系合作密切的日产制造了一款电动汽车聆风,10年累计生产30万台,在日本市场站稳了脚跟。丰田汽车研发的氢氧燃料电池汽车,虽然技术先进,真正实现了零排放,但成本高、加气难,阻碍了其普及推广。


面对技术转型,多数日本车企有危机感,但决策明显滞后。营业利润连创纪录的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称,“日本企业下一个倒下的可能就是丰田”,此话反映出其战略决策的紧迫感。不仅于此,汽车业在向电气化发展的同时,又正在与数据通信、智能化、自动驾驶技术相结合,汽车业的竞争对手已从传统的机械制造业扩展到IT等新技术产业。显然,新一轮汽车技术的竞争已经开始,日本车企是时候作出发展路径的抉择了。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斯巴鲁全球召回220万辆车 规模创公司史上之最
零部件缺陷解决 斯巴鲁日本工厂恢复生产
斯巴鲁召回部分进口森林人、XV、BRZ汽车
日媒:斯巴鲁屡错屡犯源于增长过快?
日本三菱汽车等8家汽车制造商进行2018上半年盘点
日本斯巴鲁汽车因数据篡改问题 社长及CEO将辞职
11月召回:日系占比超六成 造假丑闻持续发酵
斯巴鲁三季度利润同比下滑 下调2017财年盈利预期
日本汽车业发力追赶消费新潮流
斯巴鲁Eyesight系统全面升级 带自动驾驶功能
“斯巴鲁360”入选日本机械遗产 整车只有4千克
斯巴鲁拟推出四驱纯电动跨界车 面向北美市场
翼豹首推 斯巴鲁即将发布全新设计语言
斯巴鲁在华打安全牌 日系“沃尔沃”底气从何而来
高田竞争对手生产气囊增压泵 满足车企更换需求
是谁让日本汽车业感到恐慌和“危机四伏”?
2015年东京改装车展酷车靓车美女一个都不少
高田召回打击日本消费者对汽车业信心
汽车业复苏推动需求 橡胶进口不会再违约
首钢主营业务向汽车靠拢 零部件业将成支柱
汽车业带动国内轮胎业提速 民企跻身强企
全球汽车业进入“新三国”时代
50亿澳元支持汽车业 澳应对福特关闭影响
欧盟考虑与日本自由贸易 汽车业压力加剧
汽车业拖亏美国政府 或损失25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