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汽车 >> 新车 >> 正文

华人首创!宝马第18辆艺术车全球首发

作者:马云龙  来源:网通社   更新:2017-6-1 21:55:23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我想尽量逼真地展现速度。 在我看来,如果汽车速度真的很快,那么所有的轮廓和颜色都将变得模糊。”


——Andy Warhol (安迪·沃霍尔,1928.8.6-1987.2.22)


注:Andy Warhol被誉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艺术的倡导者和领袖,也是对波普艺术影响最大的艺术家。


以Andy Warhol的话作为引子再合适不过了。BMW与艺术结缘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40多年以前的1972年,艺术家Gerhard Richter为BMW集团慕尼黑总部的大厅专门创作了三幅大型油画“红”、“黄”、“蓝”。BMW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投身文化事业,之后举办和参与过全球100余项文化合作项目。


如果说有什么能够将艺术这种文化形式,与极速飞驰的汽车完美结合在一起的话,那一定是BMW的艺术车项目了。自从第一辆BMW艺术车诞生开始,40多年来,这些艺术车几乎代表了整个当代艺术发展史,堪称是一个能够在道路和赛场上肆意狂飙的移动艺术博物馆。


1975年法国的初夏正要来临,Hervé Poulain积极准备着马上要在6月份举办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他将驾驶一辆BMW 3.0 CSL赛车征战这个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魔鬼赛事。除了赛车手,Hervé Poulain还有一个身份是艺术拍卖商,在艺术圈有着广泛资源。赛车和艺术都是他心头挚爱,因此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连结艺术及赛车的完美方式。这个想法与BMW不谋而合,Hervé Poulain进而邀请他的朋友艺术家Alexander Calder参与这项行动艺术品,在他的BMW 3.0 CSL赛车上进行艺术创作。这项创举此后获得非常热烈的回响,因此BMW决定继续这项实验,开启了BMW艺术车这个跨世纪文化跨界项目的滥觞。



Hervé Poulain(右)与Alexander Calder正在餐桌上讨论BMW艺术车的创作。


如果问,艺术车项目的诉求是什么,BMW文化事业总监Thomas Girst这么回答: “最开始,我们只是希望能够在赛车场上展示一种速度的艺术,与世界最知名的现代艺术大师合作,这被认为是项目的第一阶段;之后,我们希望能够参与到现代艺术发展之中,成为艺术历史中的一部分,这被认为是项目的第二阶段;到现在,我们希望能够探讨如何让未来视觉艺术与交通方式进行更好的结合,用艺术的形式来为大家带来未来的轮廓。”


第一阶段


第一辆:1975年 BMW 3.0 CSL 赛车


“如果世事皆完美,就没有实现梦想的乐趣。”——Alexander Calder



这被认为是艺术大师Alexander Calder的遗作。 其实,让Alexander Calder来创作第一辆BMW艺术车实在是最合适不过了。



Alexander Calder是赫赫有名的现代艺术大师,是20世纪最负盛名最有影响力的雕刻家,但更重要的,是他开创了一种“移动雕塑”的全新创作理念。他将抽象绘画的平面元素引入到立体雕塑之中,而悬挂式的动态结构使作品可以随着气流的变动产生不同的形态变幻,呈现出他对于空间以及时间性的独创思考,革新了传统的雕塑概念。Alexander Calder的作品核心主题总是持续不断的变化,以及在这种无法预知的变化中诞生的和谐与平衡之美。



简单来说,他总是在寻求不稳定与稳定之间的平衡关系,用动态的结构来打破了既有艺术形式上的局限性,使现代艺术创作到达了新的维度。因此,在一辆赛场上高速动态的BMW赛车上创作,可以说完美契合了他的艺术诉求。Alexander Calder打破了汽车的型体局限,在重新创造汽车的外貌时,并没有以车身原本的线条做为创作的依据,而是尽情发挥自己的艺术风格,以抢眼的色彩及大幅运用于扰流翼、引擎盖与车顶上引人注目的曲线,重新塑造了这辆BMW艺术车。而在创作完这辆BMW 艺术车后不久,Alexander Calder便驾鹤仙去,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认为,这辆BMW艺术车就是这位艺术家一生最高峰的总结性作品。


再说说这辆BMW 3.0 CSL艺术车,该车按计划参加了1975年的勒芒24小时大赛,由美国车手Sam Posey、法国车手Jean Guichet与Hervé Poulain驾驶,这是这辆BMW Art Ca唯一一次参与比赛,从此之后便以展览品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第二辆:1976年 BMW 3.0 CSL 赛车


“我的设计就像蓝图上的图样转印到车身一般。”——Frank Stella




Alexander Calder是雕塑大师,而Frank Stella则更多被认为是印刷艺术大师。把绘画艺术完美和现代印刷工艺的完美结合,被认为是Frank Stella在艺术领域中的最大成就。Frank Stella少年成名,23岁时其作品就已经在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其早年的艺术风格偏向现代艺术的波普风格,后期开始往更为实用主义的印刷艺术方向发展。1976年,BMW决定邀请这位来自纽约的艺术家来创作第二辆BMW艺术车。




四平八稳又精确的黑白方格网,使人联想起平面印刷艺术中特大号的方格纸。方格图腾是Frank Stella晚期作品的重要元素,就像是一个可任他发挥创意的舞台,Frank Stella想要从这些遍布车身的方格与点线中,表达他要将车辆的形体切割再重新塑形的概念,然后让作品进入三维时代。另一方面,Frank Stella也展现了他一贯的实用性理念,并不赞成他的作品被人过度诠释,他对作品的评价似乎抱持着含蓄的态度:“这件作品经彩绘而表现出来的成果应该被视为一种令人愉悦的装饰。”


Frank Stella自认为是一个疯狂的赛车迷,因此当然欣慰于自己的作品可以驰骋赛道。这辆输出功率高达750匹马力的BMW 3.0 CSL艺术车同样参加了当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之后还参加了在法国第戎举行的500公里赛事。题外话,当时的车手是Frank Stella的好友Ronnie Peterson,而当Ronnie Peterson不幸在1978年的蒙扎赛道丧生后,Frank Stella开始长时间创作“Ronnie Peterson的极地坐标”系列绘画来纪念好友,真乃性情中人。




第三辆:1977年 BMW 320i Group 5 赛车


“我绞尽脑汁,全力以赴。”——Roy Lichtenstein




好了,又一位大师中的大师要登场了。 对于现代艺术界,Roy Lichtenstein的大名如雷贯耳,他被认为是波普艺术之父,美国艺术扛鼎人。


常常被我们提起的波普艺术(Pop Art),是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主要发生于英国和美国的一个艺术运动。最初给波普艺术界定的特征是:广大公众创造的都市文化是现代艺术创作的绝好材料,面对消费社会商业文明的冲击,艺术家不仅要正视它,而且应该成为通俗文化的歌手。


Roy Lichtenstein正是波普艺术的鼻祖人物,毕生践行这种通俗文化艺术理念,他借用当时大众文化与媒体的意象,用标志性色调和标志性大圆点(Benday dots)的手法来表现“美国人的生活哲学”。而最著名的还有他的漫画和广告风格结合的绘画,比如那位反复出现却总是在面带愁容的女人。


据说这位著名女主,正是大师的EX。大师是重感情之人,而他的艺术理念是将日常琐事的瞬间进行凝固,那么心中挥之不去的前妻就当仁不让地成为创作中的具象化核心了。


Roy Lichtenstein的创作信条坚持:艺术必须是日常生活的一个要素,主题与灵感皆应取材自平民百姓的生活。因此,当BMW邀请他来创作BMW艺术车时,思维撬点首先来自于这种理念的具象化。Roy Lichtenstein以线条当成赛道,为车辆指引前进的方向,同时展现出沿途的景色,你可以看到天空、阳光等所有驾驶时会经历的一切事物。这辆艺术车的不同之处,就是它能让你在还未上路前,即可先从车身上看到即将经历的沿路景致。仔细来看,车身上拉长的色线代表“速度线”,正是一种在漫画中象征速度的手法,还有特大号的“Benday dots”点状图案,也让人联想到他那些著名的连环漫画作品。



这辆BMW艺术车完成后,首先于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Centre Pompidou)亮相,之后由老熟人Hervé Poulain与 Marcel Mignot驾驶,在1977年勒芒24小时大赛中夺得分组冠军。




第四辆:1979年,BMW M1 Group 4 赛车


“我喜欢这辆车,它比艺术品更加迷人。” ——Andy Warhol




大师是一位接一位,才送走泰斗Roy Lichtenstein,又迎来大神Andy Warhol。请各位戴上太阳镜,不要被大师的耀眼光芒闪到了双眼。 明星艺术家Andy Warhol的名头实在太响,我们也不必去列举大师的那些头衔了,重点说说他的艺术理念。


众所周知Andy Warhol一生致力于波普艺术的发展,同时把这种艺术形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和载体(包括自己的明星化),真正地实现广泛传播。正如刚才在Roy Lichtenstein那部分所谈到的,波普艺术的本质是通俗文化,希望用一种抽象表现形式来磨平艺术与生活之间的鸿沟,在当时代表了一种倡导自由平等并且亲民的大众化艺术形式。


Andy Warhol的第一件创作是可口可乐。“你在电视上看到可口可乐时,你可以知道总统喝可口可乐,利兹·泰勒喝可口可乐,你也可以喝可口可乐。你喝的可口可乐和别人喝的一样,没有钱能使你买到比街头流浪汉喝的更好的可口可乐。所有的可口可乐都是一样的,所有的可口可乐都是好的。”所以他就琢磨着,为什么可口可乐不能成为艺术品?之后,Andy Warhol以32幅《金宝罐头汤》系列画作举办了自己的首个波普艺术展,至今这32罐罐头在世界现当代美术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与此同时,Andy Warhol还尝试以胶片制版和丝网印刷,将艺术纳入“复制”、“量产”程序,并且让名人头像成为创作主题。


当Andy Warhol接受BMW委托,将BMW M1改造成心目中最理想的艺术车时,他开始以他那标志性的天马行空态度进行创作。之前几位大师在创作艺术车时均会在小模型车上先绘制草稿,再督导助理完成实车的图案制作,而Andy Warhol 却是第一位直接上手绘制的艺术家,这种即兴、直接的创作态度在汽车上清楚地烙印了他个人的艺术特色。



而BMW M1的气质与Andy Warhol也是最合适的一对儿。


BMW M1,是BMW M Power第一辆市售量产车型,也是BMW第一款中置发动机车型。(提个问——谁能说出BMW的第二款中置发动机量产车型是什么?请注意是量产车。)1978年M1面世时,代表了BMW最新锐的汽车设计与制造理念,代表了BMW打破传统开创时代的决心。以Andy Warhol 对艺术的评断标准来看,将BMW M1视为一件移动艺术品就再自然也不过了。


这辆BMW M1艺术车身上布满了大块大块的浓烈色彩元素,用红、绿、蓝和白等色块和线条进行创作,Andy Warhol解释为何采用这样快速横扫的笔触作为创作的手法时表示:“我试着将速度的感觉画出来,如果一辆车高速急驶,所有的线条和颜色都会模糊不清的。”


这辆最高时速可达307公里的BMW M1艺术车同样经历了实战,也还是由老朋友Hervé Poulain驾驶参加了1979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



从此,BMW艺术车项目开始进入规范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赛车也不再是必须的元素。


第二阶段


第五辆:1982年 BMW 635 CSi


“这辆车不需要任何装饰,它的独特魅力不言而喻。”——Ernst Fuchs




这是第一辆使用量产车型作为创作载体的BMW艺术车,但同时也可以被认为是最具想象力和最有故事性的一个作品。


奥地利艺术家Ernst Fuchs最早研修绘画与雕塑,但在之后开始涉及舞台艺术并同时成为一名诗人,所以在他的作品中,往往具有极为强烈的舞台感和诗意。这辆BMW艺术车就是这样一件独特的作品。


当BMW在1982年邀请Ernst Fuchs来创作艺术车时,他首先考虑的问题是,不要把这辆635 CSi当成普通的汽车,而是一个能够发挥想象力的舞台。



故事是这样的。


在Ernst Fuchs五岁时有一次被注射麻醉药,在苏醒过来以前做了一个梦:有一道闪电差点击中一辆正在暴风雨中行驶的汽车,产生向前冲刺所伴随的速度感,如同想要超越时空的极度欲望。这个梦境,成为了Ernst Fuchs创作艺术车的基础,然后他在这个基础上虚构出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故事——夜晚时一只野兔在高速公路上狂奔,并且跃过一辆燃烧中的汽车。


Ernst Fuchs把这个创作称为“正在猎兔的火狐”,代表人们对于超越现有环境的一种原始恐惧与大胆想象。我们能感受到它的色彩、线条、形状,能听见它充满速度感的呼唤,彷佛看到利落的野兔跃过爱的火焰,将恐惧驱离。



Ernst Fuchs于“艺术有如插画——插画有如艺术”(Art as Illustration – Illustration as Art)的活动中绘制这辆BMW 艺术车,接着于慕尼黑的BMW博物馆中展出,从未在赛道上出现过。


第六辆:1986年 BMW 635 CSi


“我认为移动博物馆的创意太棒了。对我来说,这辆车的诞生就如同美梦成真。”——Robert Rauschenberg




有人认为这是唯一一辆写实风格的BMW艺术车,因为美国艺术家Robert Rauschenberg在车身左侧创造性运用摄影技法将一件人像作品首次印制在了汽车上。但其实这种观点不够准确,Robert Rauschenberg的这次艺术创作,其实源自于他自己开创的“融合绘画”(Combine Painting)独立艺术风格。



具体来看这辆艺术车,车身左侧是摄影作品“年轻人的肖像”(Portrait of a Young Man),车身右侧则是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的绘画“大宫女”。Robert Rauschenberg本人的树与草的摄影作品则强调了与汽车有关的环境问题,而轮毂盖则是以古董瓷盘的照片组成。叙事元素之间经过组合,沿表面铺开,组成一个虚拟故事展现给观众。



之后Rauschenberg 再次使用这些相同的图像,但去掉了汽车的元素,而是在上了釉的铝片上覆盖上一层透明胶膜,再利用美术拼贴技法分离。这项称为“Beamer”系列的6件作品代表了创作理念由灵感的源头彻底解放。 而这辆BMW 635 CSi艺术车也代表了BMW艺术车在波普领域探索的尾声,之后将在另外的艺术领域中继续探寻。


第七辆:1989年 BMW M3 Group A 赛车(上)


“这辆车就像是从飞机上俯瞰的风景- 我把水、袋鼠和袋貂都画进去了。”——Michael Jagamara Nelson




第八辆:1989年 BMW M3 Group A 赛车(下)


“我画了鹦鹉和鹦哥鱼。这两种动物都很漂亮,并且行动速度惊人。我希望我创作的BMW艺术车可以表现出同样的特质。”——Ken Done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1989年,BMW邀请了同样来自大洋洲澳大利亚的两位艺术家,利用同样一款BMW赛车,分别创作艺术车来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


澳大利亚是一片独立的大陆,在地球的历史上,动物和人类的迁徙往往很难越过广阔的海洋,因此澳大利亚至今仍然保留着非常独特的物种信息,被认为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同时,澳大利亚本土原住民早在4万年前便居住于此,之后大量的移民来到这里,并把澳大利亚变成如今的移民国家,而原住民只占人口的1%。来自恩格鲁-撒克逊文明所建立的移民文化与本土原著文化之间,在最近两百多年来一直不断冲突与融合。文明与文明,人类与自然,存在于澳大利亚的这个大主题正是这次BMW艺术车的创作源头。


1949年,Michael Jagamara Nelson出生于澳大利亚的Pikili(属于Warlpiri部落),从小就在土著文化传统中长大。他从祖父那里学习了祖先们流传的古老绘画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风格。从80年代中期开始,尼尔森一直被认为是帕潘亚·图拉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名作不胜枚举,其中包括在悉尼歌剧院门厅内的壁画。当BMW请悉尼动力博物馆(Powerhouse Museum)馆长Terence Measham推荐一名当地的艺术家创作艺术车时,馆长不假思索地想到了Michael Jagamara Nelson。


Michael Jagamara Nelson在BMW的烤漆工厂将自己的思路转化到BMW M3赛车上,经过7天不眠不休的工作后,这种澳大利亚原住民艺术终于出炉。几何图形与样式呈现出令人迷惑的抽象画,但熟悉澳大利亚神话的人仍可辨识出袋鼠、食火鸡、蚂蚁与袋貂。如果从高处俯瞰的角度欣赏这种原住民绘画,就可以了解个中含意,这种绘画以五花八门的符号象征水源、洞穴、人类和各种动物,同时将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宗教神话具体化。这些神话代表古澳大利亚种族的文化根源,主宰其生活型态与信仰,也启发其对于未来的灵感。



另一边,Ken Done也在思考着自己的BMW艺术车。


与Michael Jagamara Nelson不同,Ken Done代表着最典型的西方现代艺术理念,在悉尼、纽约和伦敦做了20年的商业广告设计师后,开始全心投入绘画艺术。1980年,多恩在悉尼举办了自己的首次展览,之后很快成为澳洲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从一开始,Ken Done就非常明确这部车该如何设计。一方面,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表达出他对这款高性能汽车的钟爱;但同时,又必须体现典型的澳洲风格,反映出他的祖国澳大利亚蓬勃的生命力。来自家乡的乐观主义,是他特别珍惜澳大利亚的原因,因此Ken Done决定采用拥有异国色调的鹦鹉和鹦哥鱼。在他看来,它们和BMW M3之间有两个共同特点——漂亮并且速度极快,他也成功地将速度与美感以独特的澳大利亚风格展现出来。



最后,这两辆BMW M3 艺术车,都由澳大利亚本土赛车手驾驶,角逐澳大利亚锦标赛。


让我们回到刚才那个话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BMW艺术车项目开始展现其世界性的胸怀和志向,将涉及更加广阔的领域,探索世界艺术的文化多样性。接下来的四辆BMW艺术车(第九、十、十一和十二辆)正是这种项目思路下的产物。


第九辆:1990年 BMW 535i


“当这辆BMW完全被颜料覆盖后,让我更清楚地感受到其与众不同的轮廓。”——加山又造(MatazoKayama)




BMW艺术车项目在1990年开启的世界巡礼第一站,是由日本艺术大师加山又造带到了东方。


战后,日本走美术复兴之路正面临日本画从凋落、励精图治的革新之中求变时期,加山又造受未来派等作品的启发,同时融合水墨画艺术的表现,创造性地运用了色彩糅合工艺相结合的手法以及语言进行表现,独树新风。


当加山又造接受BMW的委托时,他希望能够一方面表达出自己对BMW科技的着迷,另一方面又能融合日本当代人文精神的构想。于是加山又造重拾早期的主题“雪、月、花”,却利用当时先进的喷绘技术,以全新的手法完成这项作品。首先,他在银色的BMW车型外部喷涂细微的蓝色阴影,除了可形成强烈的对比外,更衬托出车辆的高贵气质。接着运用正统、严密的日本工艺,像是“Kirigane”(金属切削)与“Arare”(烫箔)等技术,切割小片的银箔、金箔与铝箔,并将其贴附于车身上。当作品完成时,这辆BMW艺术车完整的艺术气息及美学效果,让世界为之无比惊艳。



第十辆:1990年 BMW 730i


“这解释了我在BMW车上的绘画构想,它仿佛很顺畅地流过空间,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阻力。”——César Manrique




我们从日本离开,来到地球的另一边北大西洋,来看看César Manrique对于BMW艺术车的理解和诠释。


César Manrique出生在北大西洋加那利群岛的兰萨罗特岛,有些人认为他是建筑师、雕塑家,也有人认为他是设计师、3D艺术家及画家。无论如何,César Manriquei是位旷世奇才,也是狂热的生态学者、景观设计师及环保人士,他发挥独有的创造力将他所关心的领域结合起来。


Cesar Manrique 对汽车有精辟的见解:汽车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塑造了城镇的形象,并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观察周遭世界的方法,所以,当他开始创作BMW艺术车时,尝试将速度与空气动力学的原理,与艺术的概念结合在同个物体上。他利用鲜艳的颜色、粗线条及刮风手法勾勒出汽车轮廓,营造出汽车快意驰骋的模样。



第十一辆:1991年 BMW Z1


“我对艺术与艺术、艺术与科技、特别是艺术与三维物体之间的关联很感兴趣。”——A. R. Penck




聊到这辆野性十足的BMW Z1艺术车,可能还需要借助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舞台。


1989年柏林墙倒塌,两德走向统一。A. R. Penck出生和成长的德累斯顿这个德国文化艺术名城在战后一直属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而他作为一名艺术大师也在两德都拥有巨大影响力,因此BMW在这个时候邀请他来参与BMW艺术车项目创作,有着更深的一层含义。


A. R. Penck曾长时间专心研究史前的洞穴壁画,符号与数字所组成的语言在他看来,经历千万年的演变后,如今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密码。另一方面,BMW Z1是一款具有开创意义的敞篷跑车,在A. R. Penck看来,BMW的设计师力图在Z1上展现最原始、最本质的自由感和想象力,再利用最前沿的科技创造出一款划时代的充满乐趣的汽车。基于此,A. R. Penck在Z1车身上绘满了符号元素,展现了原始与现代的冲突和融合,进而找到艺术与机械之间的关联。


如今,这辆BMW Z1艺术车,与其身上那些神秘而散发着野性魅力的符号一起,成为了一个艺术图腾。



第十二辆:1991年 BMW 525i


“恩德贝勒(Ndebele)艺术是一种完全自然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一些正统而又庄严的文化;在我的作品中,我加入了一些运动的理念。”——Esther Mahlangu




走过日本,转往北大西洋,再穿过德国,现在来到了生机勃勃的非洲大陆。


Esther Mahlangu是第一位BMW艺术车女性创作人,她在1936年出生于南非德兰士瓦的密德堡,并跟母亲学习传统恩德贝勒民族(Ndebele)的画法,这是南非部落历史中非常著名的壁画艺术,此种绘画形式风格显著、清楚分明,而且只有女性族人才能执笔进行。在南非,Esther Mahlangu被视为此类艺术的代表人物,她长久地在南非各地展出作品,曾应邀前往巴黎举行展览时,并开始在国际间享誉盛名。


“我的艺术源自我们部落装饰房子的传统。”通过绘制这辆BMW 525i艺术车,她将自己部落的传统表达方式传递给了现代的科技产品。为了获得在全新汽车媒介上创作的灵感,她先在另一辆BMW的车门上绘画,然后才花了一周的时间将这辆车变成了一件非洲恩德贝勒艺术品。



第十三辆:1992年 BMW 3系旅行轿车赛车原型车


“我创建了一幅图画和一个世界。所有事物站近了看都会变成一张脸。这张脸就是生活和世界的缩影。”——Sandro Chia




这是非常特别的一辆BMW艺术车,其中的艺术创作,不单反映了一辆交通工具移动的过程,更代表了艺术家自身的心路历程。



Sandro Chia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孩提时代的曾经就开始在车子上涂鸦,因此BMW的邀请对他来说可以认为是一种回归,而在成长过程中他已渐渐修改他的态度,不断成熟。他认为,在这个社会里大多数人都想拥有汽车,而汽车总是吸引众人的目光。人们在近距离观看汽车,而汽车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正在注视它的人。而Sandro Chia也是一样,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中间经历了无数人和事,有太多的人对他给予了帮助,因此Sandro Chia希望在这款艺术车上,留下抽象的人的面孔和表情,展现一种世间的过程。



如今,当你凝望着这辆艺术车时,也许能够从其中的每一张面孔中,都读出不同的、属于自己领悟的故事来。


第十四辆:1995年 BMW 850 CSi


“这辆汽车曲线优美,我的灵感也由此而生。”——David Hockney




又来了一位神级人物。


20世纪60年代,在英国年轻人群体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文化,这种青年艺术被称为“摇摆伦敦(swinging london)”,而甚至把整个60年代称为“摇摆的60年代”。这种艺术文化很难被完全归拢定义,但其涉及面广泛,影响力巨大,尤其在时尚和电影等领域。在今天,由于时尚界的复古诉求,“摇摆伦敦”依然被常常提起并且重新演绎。


David Hockney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完成学业,之后很快成为“摇摆伦敦”的精英人物,进而成为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在自己的作品中逐渐发展出独具个人特色的风格,并广受欢迎。人与环境是他作品的主题。他的画作中尤为著名的元素是和煦的阳光、碧波荡漾的游泳池、高大翠绿的棕榈树以及晴朗蔚蓝的天空。


在获得BMW的艺术车创作邀请后,David Hockney想,或许让人看看车子的内部是一个好主意。


从汽车的外部可以看见内部的创意想法,使得David Hockney花了好几个月才完成最后的作品,这个艺术构想让作品创造令人啧啧称奇的透明感。时髦的创意让引擎的进气歧管在引擎盖下一目了然,从车门外可以一窥驾驶的庐山真面目——当然,还有他的达克斯猎犬。




经过了十多年的创作,BMW艺术车项目走遍了世界,来自各个大洲、各个民族的大师合作,成为世界艺术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之后,BMW艺术车项目开始放眼未来,探寻更为先锋的未来艺术表达形式。


第三阶段


第十五辆:1999年 BMW V12 LMR赛车


“对我来说,没有任何传播媒介比赛车来得适合。”——Jenny Holzer




如果说之前的十四辆BMW艺术车都是极为丰富和饱满的艺术作品,那么这第十五辆BMW艺术车可谓走到另一个极端——白色的车身上只有简单的英文字母。然而,这正是BMW与作者Jenny Holzer的尝试和探求,利用未来化的应用材料,传递一种未来的视觉语言。


Jenny Holzer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加利波利斯,她是一位当代艺术家,她作品向来以“不容易定位”的特性深植世人心中。她从1970年后期开始摆脱传统艺术的束缚,例如具象征性的图像、寓意深远的抽象概念,以及讽刺风格的极简派艺术。她以语言和文字代替造型,强调以语言传达的观念即是创作的核心。


Jenny Holzer 的希望是跟所有民众进行广泛性的对话——而不只是局限于艺术的世界。她在这辆BMW 艺术车上使用了她于先前作品“Truisms and Survival”系列中的六个短句,以镀铬字母和磷光涂料表现。


PROTECT ME FROM WHAT I WANT


我需要被保护以免受我欲望的侵蚀


THE UNATTAINABLE IS INVARIABLY ATTRACTIVE


越是无法得到就越有吸引力


YOU ARE SO COMPLEX YOU DON’T RESPOND TO DANGER


你已经复杂到对危险无动于衷


LACK OF CHARISMA CAN BE FATAL


缺乏魅力很有可能致命


MONOMANIA IS A PREREQUISITE OF SUCCESS


成功的第一步即是成为偏执狂


WHAT URGE WILL SAVE US NOW THAT SEX WON’T?


既然性已经无效了接下来要什么冲动才能解救我们?



同时,这辆艺术车承载着“可能永远不会失效”的信息。她的设计概念基于赛车所用的经典颜色和材料——为了让蓝色与白色这两种宝马专用颜色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炫彩夺目,她采用了反光镀铬字母和磷光涂料。在白天,字母可倒映天空,而在晚上,磷光涂料可以发出白天保存的蓝光。




这辆艺术赛车在1999年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资格赛中登场,再一次让BMW艺术车回归勒芒赛事这个项目源头。虽然这辆车在正赛没有出赛,但同一型号的BMW V12 LMR赛车勇夺全场冠军,写下BMW赛车的辉煌传奇。


第十六辆:2007年 BMW H2R


“通过综合艺术、设计、社会和环境问题,我希望提出一种不同的方式,在我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中思考、感觉和体验汽车。”——Olafur Eliasson




毫无疑问,这是BMW艺术车里最最特别的一辆。


首先要介绍一下BMW H2R。这款原型车创造了氢动力内燃机车型的9项纪录。在法国的米拉马斯高速赛道上,BMW通过H2R向世界证明了氢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燃料,并且丝毫不会影响驾驶者的动态驾驶乐趣。于是,BMW决定邀请一位极为先锋的艺术家,为这款极为先锋的原型车进行艺术化创作。




Olafur Eliasson受邀完成这项任务,他拆去了H2R原型车的外壳,转而用两个叠加的金属反射层罩在整个车身上,并为这一造型上覆盖了一件易碎的“冰衣”。Olafur Eliasson以这样一种独特方式将高级汽车技术和工业设计下的产物变成了一件艺术品,反映出机动性、资源短缺性、可再生能源以及汽车生产与全球变暖之间的关系。从这辆艺术车身上,不仅会让人们思考机动性的未来以及能源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关于如何保护美丽自然环境的思考。只有参观者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而这,正是BMW所希望传递的概念——与所有参与者一同思考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


第十七辆:2010年 BMW M3 GT2 赛车


“这些赛车就像充满着力量和朝气的生命体,你可以和它融为一体,借助它的活力实现自我超越。引擎盖下蕴藏着澎湃的动力,我希望自己的想法伴随着这种力量而不断超越。”——Jeff Koons




汽车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工业产物,在于其移动特性;赛车之所以不同于其它汽车,在于其高速特性。随着科技的发展,赛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如何将不断提升速度的赛车与艺术进行完美结合,永远是BMW艺术车的创作者们所要思考的问题。



在创作过程中,美国艺术家Jeff Koons收集了许多与赛车、相关图形、绚丽色彩、与速度和爆发力相关的图片。从Jeff Koons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鲜明的色彩所带来如同火山爆发般的力量,完美地体现了动感和能量爆发瞬间的震撼。银色内饰与风格强劲的外观设计相结合,即使在静止状态,这辆车也给人以动感十足的印象。而当这辆BMW艺术车高速飞驰在赛道时,车身上的艺术色彩线条将被抽象化,成为一种更为模糊的力量感,刺激着所有观众的视觉感受。



2010年6月2日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全球首次亮相后,这辆BMW艺术车于2010年6月12日参加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


第十九辆(没错,不是第十八辆):2016年 BMW M6 GTLM


“我不会让任何更多乏味无聊的作品再挂在墙上。”——John Baldessari



一辆艺术车项目的策划初期,BMW文化事业部会邀请世界知名博物馆馆长或策展人组成艺术车评委团,以每人提名两位艺术家,并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出此次艺术车的创作者。针对第十九辆BMW艺术车创作,BMW委托了以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馆长理查德·阿姆斯特朗在内的12位博物馆学者、馆长组成了艺术顾问团。经过慎重讨论最终选出洛杉矶艺术先锋教父John Baldessari担纲BMW第十九辆艺术车的创作。



现年 85 岁高龄的John Baldessari 在创作生涯的初期是一位画家,但在上世纪 60 年代起,他开始探索平面媒介的新创作方式:将文字、照片与油画结合。随后,他以绝佳的幽默感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作品常会出乎人的意料,如在二维图像上出现色彩明亮的极简主义元素。Baldessari 的创作是很难被定义的:他对语言有着深入的兴趣,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图像与词语或句子的并置和双关语。



这辆艺术车的风格充分反映了Baldessari素日里的狡黠和他专业的工作能力,他把属于他的艺术概念带到了这款车中,包括他创造作品时最为擅长使用的点元素和原色。而在车身侧边的字,就简洁表达了他要表达的一切:快。


“能够被一群我所敬重的人推选为BMW艺术车的设计师,我感到非常荣幸。对于我来说,在博物馆的壁垒高墙之外进行艺术创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也应该成为所有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目标。BMW艺术车无疑将成为我所创作的拥有最快速度的艺术作品。”John Baldessari就是这样诠释着自己的创作理念。




上一页  [1] [2]  尾页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汽车:

  • 下一篇汽车: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发布的这台概念车,奇瑞TX

    日产将在全球推广混动技术 剑指

    6月底日本市场亮相 本田新款飞

    本田思域第10代今年8月日本上市

    看到日本本土的畅销车,我笑了

    7分43.8秒!思域Type R刷新前驱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