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汽车 >> 资讯 >> 正文
美国公认的15款安全汽车 国内也能买到



6、现代捷恩斯G80 (中大型轿车)




撞击时现代捷恩斯G80的正面安全气囊和侧气帘均及时弹开,碰撞后的发动机舱因只吸收了部分能量导致A柱受到较大冲击力后发生变形,不过该车A柱变形并不明显。同时捷恩斯G80的左侧前车轮在撞击后已经严重变形位移,但驾驶舱保持了较良好状态。



撞击后现代捷恩斯G80正面、侧面安全气囊、头部安全气帘和驾驶员膝部气囊都能及时弹出,为车内乘员提供较为全面的防护。但因撞击力较为强大,该车的车身结构发生明显变形,车门边框、转向柱、仪表板等部件虽然发生不同程度入侵,但均在安全范围内,所以驾驶舱空间基本保持了良好状态。其中,捷恩斯G80上端车门铰链柱和仪表板分别入侵3厘米和4厘米,而转向柱位置则保持完好,没有发生变形入侵。



在发生撞击时,捷恩斯G80车内模拟假人头部的惯性运动控制得相当好,没有发生过度偏移,同时正面安全气囊及时弹出为头部提供足够的防护;此外,捷恩斯的侧气囊也有足够的覆盖面用以提供更完善的侧面防护;气囊和气帘配合将假人头部固定在安全空间内,避免碰触车内结构而产生伤害。



在正面25%碰撞后,捷恩斯G80的驾驶员腿部空间虽然受到车门边框、铰链柱和仪表板部件等不同程度的入侵,但均在安全范围之内,所以入侵后的腿部空间均保持较为良好的状态。驾驶员膝部气囊在碰撞中及时弹出并发挥了防护作用,保护模拟驾驶员假人的膝部和小腿免受撞击到车内结构而产生伤害。


7、现代 捷恩斯G90 (中大型轿车)




撞击时捷恩斯G90的正面安全气囊和侧气帘均及时弹开,新车的车头前部缓冲吸能区在碰撞时吸收了大部分正碰能量,降低了冲击力对驾驶舱造成的伤害和变形程度,使驾驶舱受到的撞击能量减弱并保持了较良好状态。撞击后G90的A柱无明显变形,驾驶舱空间状态较为良好。



由于撞击力较为强大,新车的车门铰链柱、转向柱、仪表板等部件发生一定程度变形入侵,但均在安全范围内。其中,仪表板和上部铰链柱入侵范围值分别为4厘米和3厘米,转向柱则保持在原位,未发生入侵。



现代捷恩斯G90在撞击时正面安全气囊和头部侧气帘均及时弹出,同时车内模拟驾驶员假人头部的惯性运动控制得相当好,没有发生过度偏移。正面安全气囊及时弹出为头部提供足够的防护,头部侧气帘的覆盖面也非常到位,气囊和气帘配合将假人头部固定在安全空间内,避免碰触车内结构而产生伤害。



碰撞后现代捷恩斯G90的驾驶员腿部空间受到车门边框、铰链柱、仪表板下端部件等不同程度的变形后入侵,但腿部空间仍保持了较为良好的状态。在这项测试中,车内模拟驾驶员假人的腿部和脚部没有受到伤害。


8、林肯Continental (中大型轿车)




撞击时林肯大陆的正面安全气囊和侧气帘均及时弹开,碰撞后新车的车头前部缓冲吸能区在碰撞时吸收了大部分正碰能量,降低了冲击力对驾驶舱造成的伤害和变形程度,使驾驶舱受到的撞击能量减弱并保持了较良好状态。撞击后林肯大陆的A柱无明显变形,驾驶舱空间保持了较为良好状态。



由于撞击力较为强大,新车的车门铰链柱、转向柱、仪表板等部件发生一定程度变形入侵,但均在安全范围内。其中,仪表板和上部铰链柱入侵范围值分别为4厘米和5厘米,转向柱入侵范围值为3厘米。



林肯大陆在撞击时正面安全气囊和头部侧气帘均及时弹出,同时车内模拟驾驶员假人头部的惯性运动控制得相当好,没有发生过度偏移。正面安全气囊及时弹出为头部提供足够的防护,头部侧气帘的覆盖面也非常到位,气囊和气帘配合将假人头部固定在安全空间内,避免碰触车内结构而产生伤害。



碰撞后林肯大陆的驾驶员腿部空间受到车门边框、铰链柱、仪表板下端部件等不同程度的变形后入侵,但腿部空间仍保持了较为良好的状态。同时此车的驾驶员膝部安全气囊及时弹出,为假人腿部提供进一步防护。在这项测试中,车内模拟驾驶员假人的腿部和脚部均为良好状态。


9、斯巴鲁力狮 (中型轿车)




由于正面25%小面积碰撞的撞击力集中在车头最左侧约25%的范围内,避开了主要的正面吸能区域,所以前部吸能溃缩的纵梁几乎吸收不到碰撞能量,从而在撞击中导致转向柱、方向盘以及仪表盘等部件更容易移位。受到猛烈冲击后,斯巴鲁力狮的发动机舱因只吸收了部分能量从而导致A柱受到较大冲击力后发生变形,但变形并不明显。



斯巴鲁力狮的正面安全气囊和头部安全气帘在受到撞击后均能及时弹出形成保护,避免碰触车内结构而产生伤害。但因撞击力较为强大,新车的车身结构发生明显变形。虽然该车的上端车门铰链柱和仪表板分别入侵了5厘米和6厘米,转向柱也向驾驶员方向推进了1厘米,但均在安全范围内,所以驾驶舱空间基本保持了较为良好的状态。



撞击后,力狮内驾驶员模拟假人的头部惯性运动控制得很好,没有发生过度偏移,同时正面安全气囊也能及时弹出为头部提供足够的防护;假人头部碰触到气囊后虽有反弹,但头部侧气帘的覆盖面非常到位,气囊和气帘配合将假人头部固定在安全空间内,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乘员头部的安全。



受到冲击后,斯巴鲁力狮的驾驶员腿部空间受到下铰链柱和驻车踏板的入侵,范围值分别为9厘米和6厘米,但驾驶员腿部空间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虽然该车没有装备驾驶员膝部安全气囊,但撞击后驾驶员假人腿部和脚部均没有受到伤害。


10、斯巴鲁 傲虎 (中型SUV)




撞击时斯巴鲁傲虎的正面安全气囊和侧气帘均及时弹开,碰撞后新车的车头前部缓冲吸能区在碰撞时吸收了大部分正碰能量,降低了冲击力对驾驶舱造成的伤害和变形程度,使驾驶舱受到的撞击能量减弱并保持了较良好状态。撞击后该车的A柱有较明显变形,但驾驶舱空间状态较为良好。



由于撞击力较为强大,新车的车门铰链柱、转向柱等部件发生一定程度变形入侵,但均在安全范围内。其中上部铰链柱入侵范围值为5厘米,转向柱则保持在原位,未发生入侵。



斯巴鲁傲虎在撞击时正面安全气囊和头部侧气帘均及时弹出,同时车内模拟驾驶员假人头部的惯性运动控制得相当好,没有发生过度偏移。正面安全气囊及时弹出为头部提供足够的防护,头部侧气帘的覆盖面也非常到位,气囊和气帘配合将假人头部固定在安全空间内,避免碰触车内结构而产生伤害。



碰撞后斯巴鲁傲虎的腿部空间受到车门边框、铰链柱等部件不同程度的变形后入侵,但腿部空间仍保持了较为良好的状态。在这项测试中,车内模拟驾驶员假人的腿部和脚部受伤的风险很低。





请登录


评论加载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安全是迈向高端的第一步 岚图电池安全技术解读
全系标配安全气囊 五菱征途产品细节发布
通信模块存隐患 奔驰召回17款国产/进口车型
纯电车型的安全应该如何考虑?蔚来汽车给出答案
将于年中上市 广汽丰田凌尚正式开启预售
解决电动车一大痛点 广汽埃安发布“弹匣电池”
广汽埃安弹匣电池技术 核心究竟是什么?
中保研和IIHS分别测试同一款车型 成绩有差异吗
五星安全评级 极星2成为最安全的电动车之一
安全配置升级 2021款阿特兹将于3月12日上市
胎压监测未正确安装 兰博基尼将召回部分Huracan
权威认证 现代获2021年美国IIHS安全评估奖项
“三无”现象 岚图电池包通过安全检测环节
不仅够快还超拉风 测CLA 45 S 4MATIC+
拒绝妥协 测试BMW 430i M运动曜夜版
前排座椅侧气囊存隐患 宝马召回部分425i/430i
TNGA架构打造 埃尔法/威尔法有望2022年3月换代
大众威然领衔!6款热门车“碰撞”/看谁更安全?
综合得分率92.2% 理想ONE获C-NCAP五星评价
由于软件参数设定不当 宾利欧陆GTC将召回
轮毂盖未规范制造存安全隐患 奔驰将召回AMG GT
纯正的猎装车风味 测试一汽-大众CC猎装车
实至名归! 雪佛兰创界荣获NHTSA 5星安全评价
更加安全!红旗E-QM5将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
奔驰最拉风的轿跑 看GLC轿跑SUV如何让你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