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8家大型汽车厂商将携手开展低环境负荷的汽车用发动机的基础研究工作。计划在2020年之前开发出让柴油发动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0年减少30%的燃烧技术。其研究成果还将用于汽油车,由各企业推进实用化。在国际竞争中,可提高发动机燃效的技术革新必不可少。此外,还将与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等机构合作,利用环保性能与欧洲企业等竞争对手相抗衡。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加强对汽车的环保规定,纯电动汽车(EV)等的需求也日益扩大,但发动机目前仍是汽车的主要动力源。有预测称,即使到了2020年,全球生产的汽车中,仍有90%以上为发动机(引擎)汽车。日本国内各汽车厂商将把这一基础研究成果用于各自的发动机开发,以此参与国际竞争。
参与共同研究的有丰田、本田、日产汽车、铃木、马自达、三菱汽车、大发工业、富士重工。日本国内8大乘用车厂商全部参与其中。各厂商将投入技术人员和资金,设立汽车内燃机技术研究联盟,理事长由本田子公司本田技术研究所的常务执行董事大津启司担任。
此次选定的研发课题是柴油发动机,这是一个各大厂商都难以独立完成的高难度技术课题。将通过新设的研究联盟,向大学的研究室派遣技术人员。由具备实际经验的技术人员与大学的理论研究人员合作进行基础技术开发。作为研究方向,将探讨如何削减柴油释放的白烟,以及用于去除尾气中黑烟的催化剂装置的模拟技术等。
研究项目的资金从2014年度开始仅3年时间就将达到20亿日元规模。第一年度的投资中将有三分之二来自政府补贴。各公司将把研究成果用于各自的发动机开发。进入该阶段后,各公司将处于相互竞争的关系,互相较量发动机的最终性能以及完成时间等。研究成果还将用于改良汽油发动机。
日本汽车厂商在低公害、低燃耗发动机领域,一直保持着优势。不过,多数观点认为,在宝马和大众等德国企业的奋力猛追下,日本汽车厂商在柴油发动机领域已经失去优势。
之前日本汽车厂商一直单独进行发动机的开发,比如马自达开发发动机等的低燃耗技术“SKYACTIV”等。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在基础研究展开合作,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动机技术水平。
从全球汽车行业来看,在中国市场不断增长,北美市场开始复苏的背景下,日韩欧美的大型汽车厂商之间的主导权之争愈演愈烈。在新兴市场国家,价格较高的混合动力车(HV)与需要充电基础设施的纯电动汽车要想实现普及,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发动机的技术革新对于开拓潜力市场不可或缺。
在日本国内,围绕环保这个核心问题,相互竞争的汽车厂商已经开始出现合作的趋势。丰田、日产、三菱汽车及本田4家公司为了在日本国内普及纯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将于近期共同出资成立新公司,推动完善充电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