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汽车 >> 其他 >> 正文
零部件再制造业面临多重瓶颈 认可度不够

笔者最近从一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了解到,当前这些企业虽然面临的机遇很好,但长期以来行业内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比较突出。随着报废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这些深层矛盾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也越来越大。经过梳理发现,该行业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短板。


短板一,回收量不够,制约再制造企业持续发展。一汽冠通汽车回收拆解公司属于国家首批14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笔者日前来到位于长春市南侧的这家公司时,车间里工人正在进行拆解,厂房外面的空地上停放着回收的报废汽车。该公司经理赵猛告诉笔者,公司的设计能力是每年可回收利用8000辆报废车,但目前一年在1000辆左右,“这还是比较好的年景,2010年回收量不到300辆。”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一汽冠通公司这样的企业并不少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面临“无米下炊”的情况比较普遍。据统计,从1999年至2009年的10年间,我国汽车产量翻了7.53倍,保有量翻了4.33倍,而2009年汽车回收量仅占当年汽车保有量的2.61%,远低于发达国家6%的水平。


另外,政策上的限制也让汽车零部件数量偏小。根据仍在实施的国务院307号令《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前后桥在内的“五大总成”必须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生产原料。但实际上,在这些总成中,有不少是可以再制造的资源。这就从政策上造成了再制造企业回收量不够。


短板二,再制造行业秩序混乱,正规企业面临“杂牌军”的不良竞争。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正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来说,回收报废企业的价格一般是按照废铁的市场价格执行。以一辆面临报废的捷达轿车为例,公司支付给车主的费用在1000元左右。而一些缺乏资质的小作坊,则依靠私卖发动机、变速器等总成,获取巨大的利益。


以一辆10吨报废货车为例,因为“五大总成”按规定不能出售,正规企业在拆解后主要靠卖废钢来获益,最多卖两万元,收购价不能超过1.2万元,否则算上成本、税收,就会亏损。但地下拆解厂完全能够以两万元甚至以上的价格收购,因为至少违规出售“五大总成”,就可以大赚一笔,如大货车发动机可卖7000元,后桥就能卖8000元,这样下来一辆车卖到2.5万元甚至更高并不难。


短板三,国内再制造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社会对于再制造行业认可度低,阻碍了该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据介绍,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生产需要按照特定的流程进行拆解、清洗、检测分类、失效零件的再制造加工或替换、产品再装配,最终经严格测试后出厂进入到市场。事实上,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起步晚,设备相对落后,最主要的还是投入成本太高,单靠企业本身负担压力很大,这导致国内再制造行业与国外同行相比,在技术和质量上还存在不小差距。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即使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示范试点企业中,仍然有一些在使用相对落后的尺寸修理和换件修理的方法,再制造率很低。


同时,由于传统消费观念以及宣传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国内公众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认识程度不够,存在一定偏差,“即便是便宜一半,也不会买旧货”的消费观念非常普遍。这导致消费者对汽车再制造的理解与支持还不够,再制造产品回到消费者手中的还十分有限。


有专家表示,当前要推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要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推进,特别是对当前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私拆滥解现象,应该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决取缔不法企业和小作坊式窝点。


吉林省金属回收协会副会长马志忠表示,当前政府各部门对报废汽车进行监管,一般都是采用每年联合打击一两次的办法,不能形成部门合力和持续的打击效果。如果能够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常年在报废汽车路面运营和拆解企业两个领域进行监管,就能使这项工作实现常态化,那样就会对私拆滥解企业形成长久的威慑力。


此外,还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推动社会对这一行业的认可度。很多专家表示,消费观念是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能否流入市场的关键一环,只有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推动更多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进入流通环节,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从而促进这一新兴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外媒:欧盟有意取消日本汽车零部件关税
马自达将携手大学利用辐射设施开发车身材料
日产2016年墨西哥斥资72亿美元 购买零部件
日本汽车零部件综合研究所将迁移至爱知县
马瑞利在意大利设立汽车零部件测试实验室
博世同伏尔加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2017年到期
日本最大汽车照明灯公司拟在墨西哥建厂
波鸿集团并购加拿大汽车零部件企业威斯卡特
费拉尔落户沈阳欧盟工业园 配套华晨宝马等
利纳马拟投资4千万美元 扩建肯塔基州工厂
中国将成全球汽车零部件技术创新活跃地区
汽车零部件将有“宜昌造” 发展国内零部件
Sika收购瑞士汽车零部件商瑞士Biro公司
天津北特汽车零部件项目开工 总投资5亿元
营业额五年翻番 法雷奥蓄力中国扩建新厂
十二五零部件业惟以自主创新谋突破
零部件并购 国企出资民企出力模式再复制
年度汽车零部件百强揭晓 整合速度将加快
斯蒂芬· 荣格先生简介
2010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高峰论坛24日召开
换汽车零部件小心被黑 以换代修成潜规则
汽车零部件出口增速迅猛 5类公司被看好
本土零部件企业海外收购打破外资技术垄断
零部件商佛吉亚2014年销售将达160亿欧元
中国汽车零部件高利润局面拐点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