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日刊发了一篇题为 《深港物流用车之困——车辆采购竟如此之 “难”》的报道,直击深港物流市场国产高端卡车采购难的现状。接受采访的深圳市运发集团的于怀勇告诉记者,在一番苦苦寻觅过后,公司再度走回 “原点”——采购了一批价格昂贵的进口卡车。
这让笔者感慨良多。是什么导致物流企业购车“无门”?到底是深港两地的物流用车标准过高,还是国产卡车仍未能真正踏足“高端”?亦或是在面对包括深港在内的高端物流用车市场时,卡车企业仍准备不足?
笔者认为,或许上述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才使得我国物流用车在高端化进程中,总缺少一股 “真气”。特别是面对高端物流用车市场的时候,企业 “挑剔市场”,是很难有出路的。因为,物流用车逐渐走向高端是大势所趋,企业只有迎合了市场需求,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要应对这类高端物流用车市场,企业首先要关注、了解这一市场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拿运发集团来说,其也曾选购过10辆国产卡车,但在投入运营前,经过了数次技改才最终通过了香港认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车企没能提前了解香港的物流用车标准情况,才导致车辆因细节问题无法通过当地认证。
当然,国产卡车想要 “走俏”高端物流市场,从自身出发,认真践行 “高端之路”战略,才是根本。
首先,要加强品牌建设。这方面,从高端用户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上,就可窥见一斑:不少企业会 “看车”选择物流服务商——如果车子是进口品牌,自然没有问题;如果是合资品牌,勉强能接受;但如果是自主品牌,可能就 “悬”了。当然,这其中确有 “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国产卡车的因素,但也表达出一个信号:在品牌建设方面,国内车企仍须加强。
其次,在践行 “高端战略”时,一定要脚踏实地,夯实 “内功”。这一点上,联合卡车算得上一个教训。近年来 “横空出世”的联合卡车,拥有着令人羡慕的供应商队伍,其也提出了不错的营销、产品及服务理念,可到目前为止,其市场表现却不太给力。由此可见,产品过硬、战略得当、切勿好高骛远,是车企高端化之路的重要一环。
最近,笔者还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内饰可降级 外观高档容易拉活”, “国内卡车需求 ‘中端配置、高端外型’长期存在”的报道。这就表明,国内不少消费者对高端卡车的认识还很片面,导致部分车企投其所好,专门在外型的 “高端”上下功夫。但到了真正 “拼实力”的时候,除了外形,车辆的 “内在美”才是最重要的。车企千万不能忽视这一点。
其实,所谓 “高端”,不外乎 “各方面做得比现在好一点,比竞品好一点,比用户想到的要好一点”。当然,这并不容易做到。但若以此为鉴,狠抓技术细节和用车体验,相信国内卡车占领包括深港在内的高端物流用车市场,应该不会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