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首尔9月5日专电综述:韩国汽车业自主开发之路 新华社记者姬新龙 韩国汽车业起步于组装外国车,此后通过自主开发实现飞速发展。这既得益于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更缘于韩国企业具备的学习和创新精神。 韩国第一家汽车企业是始建于1944年12月的起亚汽车公司,但该国汽车业真正萌芽阶段还是在上世纪50年代。历经数十年发展后,韩国汽车业已成为全球汽车业的后起之秀,目前其汽车产量位居世界第五位,汽车业在国民经济和出口中所占比重均超过10%。 政府支持 从韩国汽车业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政府战略规划和政策保护都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始终在汽车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扶持和主导角色。 从1962年起,韩国为汽车业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战略性扶持政策法规,扶持现代和起亚等具有国际影响的自有汽车品牌。1962年颁布的《汽车工业五年计划》和《汽车工业保护法》严格限制外国轿车及其零部件进口;1974年制定《汽车工业发展规划》;1975年颁布《系统化发展法案》,通过改组与联合韩国汽车厂家形成现代、大宇和起亚三大汽车集团。现代公司于1991年制造出百分之百国产化汽车Accent,韩国由此成为能生产独立车型的国家。 为扶持本国汽车业,韩国设置贸易壁垒限制国外汽车进口,使本国汽车企业免受国外企业竞争压力,例如鼓励使用国产车,对进入汽车业的外资予以限制等等。此外,韩国通过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以及征缴高额消费税等方式限制进口车的使用。 很长一段时间,海外市场对韩国汽车的印象是价格便宜、质量不高。为提升韩国汽车形象,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韩国政府向汽车科研开发项目提供大量资金,每年投资金额约占其总投资额的12%。其次,为提高产品质量,韩国政府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收购和合并,积极吸引国外先进汽车零部件企业来韩国建厂,建立世界水平大型零部件企业。 熟悉韩国汽车业的分析人士表示,政府扶植政策虽为韩国汽车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推力,但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政府通过生产许可管理以及限制企业竞争等方式让车企做大做强,这不仅降低了企业竞争力,也影响到韩国汽车业整体竞争力。此外,政府限制国外投资的措施虽有助于韩国形成独立完整的汽车业体系,但也导致韩国汽车业失去在全球汽车生产体系内实现有效分工协作的机遇。 创新精神 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研发能力。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韩国车企通过技术引进和学习逐步发展自己的研发能力。从引进技术、提高国产化到自主生产和开发再到培养骨干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韩国汽车企业一步步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这一进取精神成为韩国汽车品牌进入全球汽车主流市场并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初期,韩国汽车业进入自主开发阶段。韩国各汽车企业都把产品开发置于最重要地位,强调要开发出韩国自己的轿车。以现代为例,现代坚持不引进成套技术,而是从多种渠道获取非成套技术,并派出工程师到五个国家的26个企业进行学习。现代通过自主开发车型和发动机走上创新之路。 韩国汽车业曾在相当长时间内追求数量增长。20世纪90年代末,经过重组与整改,韩国大型车企开始完善管理制度,从注重生产规模转变为注重汽车品质。以现代为例,现代1998年提出为每辆汽车提供10年期、10万英里保修承诺,令韩国汽车界感到震惊,但就是这一“双十”保修计划让现代汽车在美国的声誉得到极大提升。 在丰田“召回门”事件发生后,现代提出将品质经营升级为品质营销,坚持品质提升计划。现代专门挑选出与安全直接挂钩的驱动和刹车系统等核心零部件供应企业,派遣质检组对其开展检查,以确保车辆安全。 |
后起之秀 探究韩国汽车业自主开发之路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来自后起之秀的挑战 MG领航对比长安CS75 PLUS
性能品牌的后起之秀 5分钟聊Polestar的前世今生
来自后起之秀的挑战!静态体验江淮嘉悦X7
来自后起之秀的挑战!静态体验江淮嘉悦X7
日本汽车业:该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
后起之秀发力 一汽森雅R7挑战长安CS35
日本汽车业发力追赶消费新潮流
是谁让日本汽车业感到恐慌和“危机四伏”?
高田召回打击日本消费者对汽车业信心
汽车业复苏推动需求 橡胶进口不会再违约
首钢主营业务向汽车靠拢 零部件业将成支柱
汽车业带动国内轮胎业提速 民企跻身强企
全球汽车业进入“新三国”时代
50亿澳元支持汽车业 澳应对福特关闭影响
欧盟考虑与日本自由贸易 汽车业压力加剧
汽车业拖亏美国政府 或损失251亿美元
欧洲汽车业“风雨飘摇” 多家车企关闭工厂
外企投资美国青睐汽车业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德国汽车业今年创佳绩 明年将是“艰难年”
澳大利亚拟削减援助基金 汽车业前景堪忧
乔布斯与汽车业:曾启发车载娱乐系统变革
美国汽车兴衰史 评《谁搞垮了美国汽车业》
分析师:欧洲衰退将影响2012豪华车销量
福特称欧洲汽车业产能过剩 须共同改革
泰国汽车业加速扩产 2012年产能增4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