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分明 对比斯柯达晶锐与新飞度——贯通日本汽车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汽车 >> 正文
泾渭分明 对比斯柯达晶锐与新飞度

以前A0级小车间的特点大多泾渭分明,选择起来也相对容易,欧系产品侧重操控,而日系则强调内部空间和便利性,大众POLO和老款飞度就是各自阵营中最好的代表。不过现在看来,这样的认识显然是落伍了,各门各派的小车新锐们都是全面发展,相互融会贯通,绝不会再轻易露出短板。看看当红的新飞度,它的进步不只是空间,操控性也已是今非昔比。欧系小车的技术前沿代表从大众POLO变更为了斯柯达)晶锐,面对大受欢迎的日系对手,后发制人的晶锐选择了以硬碰硬,无论是空间,还是便利性,都是一副毫不退让的架势。


老款三十余万辆的销量为新飞度的导入作了很好的铺垫,优良的口碑使得新飞度上市后连预热的时间都省了,直接就将同级车销量的头把交椅坐在了身下。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没有老款的一臂之力,新飞度依旧会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前景,因为小型车的成功要素它都具备了。首先是外形,虽然小型车比任何级别都注重经济性和实用性,但若是外观不能入了消费者的眼,一切都是白搭。尽管两代飞度间的新老交替还不至于像锋范与思迪那样天翻地覆,但还是带来了不少改变,老款方盒子似的外形特征被彻底淡化了,角度更加倾斜的发动机舱与风挡玻璃让新飞度显得更有“男人味”,涉猎的用户范围也变得更加宽泛了。其次是空间,老款飞度已经将微型车小中见大的特点挖掘到了极致,因此要想在车内空间方面更进一步,新飞度只能在几何尺寸上做文章了。不过也不必担心“史上最大号”的飞度会影响到操控性,因为增量很适度,目的也很纯粹,增加的55 mm长度有50 mm贡献给了轴距,宽度也增加20 mm,从我们的实测环节中也能切实看出新飞度在空间方面上的实力,事实上新飞度的车内宽敞程度已经可以越级去和不少A级车较量,相信只要你在后排坐上几分钟,肯定就会同意我的说法。


再来看看斯柯达晶锐,要想跻身第一集团,这位新人首先要过的也是外观与空间这两关。晶锐的名字是在2008年广州车展上才启用的,其实直接提及Fabia能对上号的人数可能也不会少,因为第一代Fabia就曾在国内市场销售过,样子很像是有着明锐前脸的POLO,当初15万左右的价格比国产POLO也高不了多少,性价比令人印象深刻。作为Fabia车型的第二代,晶锐2007年3月才在欧洲上市,它充分体现了斯柯达在A0级产品上的最新理念,不过比较两代Fabia,看得出斯柯达前后的思路变化不小。晶锐在外形方面基本上毫无继承可言,第一代的活泼风格也毫不留情的被沉稳替代了。由于A0级产品大多锁定的是年轻人的腰包,所以外形也多以活泼为主,而晶锐的典雅气质显然盖过了灵动,用传统风格来颠覆A0级轿车约定俗成的传统,方式虽然看着冒险,但市场却是很给面子,新Fabia上市当年,全球销量就冲破了23万辆,这无疑也为晶锐开拓中国市场增添了信心和底气。


在空间上,欧系小车总是对后排有些不管不顾,但晶锐是个转变,虽然还没有转变到新飞度那种空间过剩的程度,但却表现出了均衡实用的一面。其实第一代Fabia当初也称得上是同级车型中的大块头,但后来A0级阵营中加长加大的风潮越演越烈,对手们不是逐渐赶上,就是干脆超越,因此新Fabia也借换代之机适当的加大了一号。增加了长度后,晶锐2 465 mm的轴距尺寸仅比新飞度短了35 mm,实测的后排腿部空间数值也已能挤入A级车的范畴了,但这并不是重点,较之上一代,晶锐增加的47 mm高度作用更是明显,它使得晶锐的后排头部空间达到了950 mm,超过了多数A级车的水平。虽然长度有限,但在行李空间方面晶锐却不甘示弱,这款小车在正常状况下拥有300 L的行李厢容积;若将后排座椅放平,后备厢更是达到了1163 L。


日系小车向来在人性化以及实用性方面造诣深厚,飞度更是做得出色。记得广本组织媒体试驾新飞度时还搞了一个小游戏,准备了一大堆的饮料、箱包之类的“杂货”,甚至还有充气床垫,要求全部塞进新飞度车内,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尽管几次接触,我们都没有细数过新飞度车内究竟有多少处储物格与杯架,但贴心的设计的确是随处可见。后排座椅也是飞度一处相当出彩的设计,除了可以轻松迅速的放倒靠背之外,坐垫也能向上掀起,摆放高物件时十分有用。不过这种灵活的设计也是有利有弊,易于折叠的座椅很容易让座椅面料受到挤压或是磨损,这也导致了新飞度全系都无法配备真皮座椅。此外,为了保证放倒后的靠背能与行李厢地板平齐,新飞度后排座椅设计得比较单薄,舒适性上难免打了些折扣。


坦率的说,在人性化这一环节晶锐没能胜过新飞度,不仅晶锐,其它A0级车型同样也是敌不过飞度,不过由于晶锐从日系对手那里借鉴了不少,全车共有22处储物空间,也算得上是贴心的一位了。副驾驶席前的双层手套箱在日系小车中很常见,在晶锐车内出现无疑是借鉴的结果;在前排门板储物格处,晶锐安置了一根不起眼的松紧带,在放置高尺寸物品时它就能派上用场;行李厢中的塑料板也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它可以围成一个储物篮,防止搁入其中的物品肆意滚动。晶锐后排座椅可以按4:6比例折叠,与飞度后排座椅的特点正相反,虽然靠背放倒后的平整程度一般,但厚实的坐垫却可以带来不错的舒适感。


尽管上一代飞度也曾是年轻人玩改装的热门人选,但在操控性上,上一代飞度并没有展现出像车内空间那样的超能力,不过这次新飞度却是表现出了明显的欧化,大幅度改变了操控的性情。顶配的1.5 L炫酷版一上来就是运动装扮,大包围,A0级小车中少见的16英寸轮胎以及方向盘上的换挡拨片,都是能让人心里痒痒的装备。上一代飞度1.5 L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是79 kW,这在A0级小车中已是拔尖的水平了,而新飞度一下子将这个数值提升了11个百分点,88 kW的最大功率也差不多与福克斯1.8 L相当了,145 N·m的峰值扭矩则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原样。新飞度用5挡自动变速器替换掉了上一代的CVT变速器并不是因为成本问题,5挡自动变速器的成本并不比CVT低,采用自动变速器主要还是考虑到中国的实际路况。与日本狭窄拥堵的道路交通不同,中国绝大多数道路都是宽敞平坦,车辆也不是很多,CVT省油的优势并不明显,而5挡自动变速器不仅可以保证动力输出的平顺性,加速时也会比CVT更迅捷,更适合中国的交通情况。


在郊区的柏油路上,88 kW的最大功率并没有让新飞度展示出十足的“钢炮”表现,动力还是规规矩矩的家用小车范畴,真正能与运动挂上勾的倒是新飞度的底盘调校,不但能提供出清晰的路感,转弯时对车身倾斜幅度的控制也恰到好处。转向系统也是一处明显的变化,指向性不再是以前那种含糊不清,虽然依旧轻便,但能让人感觉到一些反馈力度和路感。


操控是欧系车的传统强项,在以前进行的几次小车对比中,POLO、C2这些欧系代表们都是凭借动态性能博得了编辑们的最终好感。由于大众汽车目前正在推行新车模块化概念,所以晶锐在宣传上也没有过多去强调PQ25平台,事实上这个大众旗下最新的小型车平台也是亮点颇多,与POLO的PQ24平台相比,晶锐采用的激光焊接长度更长、车身多处使用了不等厚的高强度钢,安全性更好,而CAN-BUS总线也比以前更加智能化,但在悬架结构上,PQ25依然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半独立扭力梁式悬架,晶锐的竞争对手大多也是采用这种结构,如果你执意想要选一款有着多连杆后悬架的小车,恐怕就得接受MINI Cooper那样的价格了。在操控性与舒适性这对矛盾面前,晶锐解决得要比POLO更圆滑,底盘风格虽然依旧有如大众车那样硬朗,但已算不上突出了,电子助力转向甚至比新飞度还要轻柔,很适合在城市里驾驶。


由于都是上海大众的产品,晶锐也就顺理成章的沿用了POLO的动力搭配,1.6 L发动机77kW的最大功率和155 N·m的最大扭矩虽然不如新飞度那样抢眼,但也绝不会让你感到虚高。除了工艺之外,晶锐1175 kg的整备质量也体现出了十足的大众风格,比新飞度多出了近100 kg,这显然会内耗掉一部分动力,因此尽管有6挡Tiptronic自动变速器帮忙,但低转速下的晶锐还是能让人察觉到一点慵懒,不过时间很短暂,只要发动机转速达到2 000 r/min左右的常用区间,晶锐也就立刻变得积极起来。


偏大的整备质量虽然会对动力有所拖累,但稳定性上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高速路上晶锐受侧风的影响要比新飞度小许多。几天试驾下来,晶锐燃油消耗方面的表现也还算不错,合百公里9.0 L多点,而这里面还包含了不少非正常的驾驶因素。


上一代飞度的热卖与极具竞争力的实际价格关系紧密,不过新飞度正处于当红期,指导价还是有着很强的实际意义。尽管顶配炫酷版的配置相当诱人,方向盘上的换挡拨片,自动空调,可电动折叠的外后视镜,甚至还配有侧气帘,但是12.98万元的价格实在让人有些难以接受,真正能对销量有所贡献的还是要靠另外四款,而这四位8.68万~11.38万元的价格可不再是开玩笑了,绝对会让所有对手如鲠在喉。


从表面上看,晶锐8.19万~11.78万元的价格区间并没有与POLO劲情拉开太大差距,但如果一一对照配置,你会发现晶锐还真是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我们试驾的这款1.6 L晶享版在装备上远要比最高配的劲情更慷慨,除了真皮座椅、电动天窗、四气囊这些常规项之外,前排座椅加热功能居然也出现在了A0级小车车内,而晶锐的MDI娱乐系统同样也是内容丰富,讨人喜欢。在销量上,POLO向来是紧随飞度其后,但随着晶锐的出现,新飞度最强有力的挑战者似乎也要换人了,不过别忘了晶锐与POLO毕竟是同门兄弟,两者联手对抗新飞度的结局无非是让上海大众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1.新飞度在操控性方面的最大提升并不是来自动力,而是底盘悬架的动态反应和转向系统的设定


2.炫动版增加了方向盘换挡拨片,这在国内A0级小车中相当少见


3.新飞度的自发光式仪表盘不但造型时尚,信息也足够丰富


4.时尚新颖的中控台样式也是新飞度大受欢迎的一个理由


1.Tiptronic 6挡手/自动一体变速器仍是晶锐技术上的一大优势


2.上下开启的双手套箱设计在日系小车中很常见,晶锐将其也借鉴了过来


3.从均匀的缝纫针脚可以看出,晶锐延续了大众产品的细致工艺水平


4.操控向来是欧系小车的强项,但晶锐也兼顾到了舒适性,以前POLO悬架带来的那种生硬冲击,你肯定不会在晶锐这里发现


5.后排座椅不但舒适性不错,还可以按4:6比例折叠放倒


6.用塑料板围成的储物格,即新颖,又实用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有望今年春季亮相 全新斯柯达晶锐预告图发布
新款斯柯达晶锐低伪谍照曝光 年内发布/尺寸加长
运动气质丝毫不减 全新斯柯达晶锐效果图曝光
率先搭新款帕萨特 上汽大众智慧车联系统发布
Model Y隐藏大招:新型热泵 冬季暖风随便开!
新款斯柯达晶锐预告图首曝 日内瓦车展亮相
新款斯柯达晶锐预告图首曝 日内瓦车展亮相
汽车无法正常启动?问题可能出在蓄电池
斯柯达晶锐手动车享版正式上市 售7.49万元
10万内的佳选 斯柯达晶锐对比本田飞度
斯柯达新款晶锐正式上市 售价6.99万元起
斯柯达将推出新款晶锐 换搭1.0T发动机
斯柯达全新SUV等5款新车 3月1日集中发布
上海大众斯柯达超强阵容登陆上海车展
挑战天险 试驾全新奔腾B70 2.0普通版
斯柯达全新SUV等5款新车 3月1日集中发布
挑战天险 试驾全新奔腾B70 2.0普通版
小车大精彩 点评君试驾斯柯达全新晶锐
晶•致 新浪试驾上海大众斯柯达全新晶锐
斯柯达新小型车动力提升 油耗大幅下降
小车大精彩 点评君试驾斯柯达全新晶锐
晶•致 新浪试驾上海大众斯柯达全新晶锐
斯柯达新小型车动力提升 油耗大幅下降
情人节特辑 如何在车内给媳妇拍私房
斯柯达未来将向中国引入第四和第五款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