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汽车 >> 资讯 >> 正文

日本车没德国车安全?揭秘被忽悠多年的谣言

作者:佚名  来源:汽车之家   更新:2016-11-25 15:07:35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在某个4S店,老司机潇洒的走了进来,径直的走向一台车,不与迎宾的销售有任何的眼神交流


围绕车身一圈,敲敲车门钢板,摁摁发动机盖,更专业的会从怀里掏出一块吸铁石来配合使用


转身来到车门,开始抚摸整个车身,说道:“激光焊接,这才结实!”


开关车门,声音厚重,可以满意的点头并抱有若有若无的微笑;若声音清脆,眉紧锁并摇头,表情凝重的站在发动机前,用手慢慢从发动机罩上拂过,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手电,对着机舱暗处各种探照,对于裸露的线束和管道要用力扯扯拉拉,看看牢固不牢固


最后,倚着车头,沉默半分钟后,随着烟雾吐出一句话:“这车可以买,高级,安全!”



各大车厂看到此场景一定伤心欲绝,几百人的工程师团队夜以继日的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等各种实验,全然抵不过老司机十分钟的现场看车摸车鉴车评车...


其实老司机一定不知道,车身覆盖件做的越薄,工艺越复杂,成本也就越高;老司机一定也不知道,激光焊接的优点是缩小焊点,降低焊接温度,降低焊接成本,如果你愿意,锅炉公司也可以用激光焊一个大铁水壶给你;老司机还不知道关门声与结实无关,关门的“砰砰”声是调出来的;老司机更不知道汽车被动安全起决定性因素的不是那几根防撞梁,也不是那几微米的车身覆盖件的钢板厚度,更不是听关车门的声音,而是整体的车架结构设计!



“德系钢板厚,日系钢板薄,所以德系车厚道!”


来!看图!


(钢板厚度采集位置为发动机盖、车顶、车门、左右车侧围、后备箱盖)




德系厂商和日系厂商对车身钢板的厚薄指标相差不大,因为这只是车身装饰件,钢板薄厚不应该作为判断一辆车是否安全的依据!



钢板薄厚对于车身安全性有影响吗?


完全没有,车身上的钢板只能起到美观的作用,对车身结构的强度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车身上的钢板是覆盖件(蒙皮),看得见、摸得到的车身钢板一般都属于车身的外覆盖件,它起到的主要是外观装饰性、降低风阻系数以及减少风噪等作用


当然车皮“硬”的好处就是,比如低速碰撞时受损幅度小,维修成本低,但不能说钢板薄就是不安全,钢板厚就是安全


未来车身的材料趋势是复合材料,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恢复原样,减少维修成本


所以,与其担心钢板厚度不如系上安全带!



“日系车身软,靠吸能理念忽悠,一撞就烂,根本保护不了乘客!”


首先,美系、德系、法系还是中国崛起的自主品牌,都在认可和执行“缓冲吸能”这个概念


其次,最早提出“吸能"概念的,不是日系车厂,而是奔驰!



关乎到车辆被动安全的是车架!


车身分为三部分,乘员舱部分由刚性较强的材料构成,尽可能保证发生碰撞时不会变形,而乘员舱前后两个区域则是可以溃缩变形的缓冲区,用来吸收碰撞时的能量



缓冲吸能区在车辆碰撞时允许有较大的变形,合理分散撞击产生的能量。乘员舱要足够坚固,一旦溃缩吸能区不足以抵消能量,那就由乘员舱“硬碰硬”,保证车内空间不被压缩,以便逃生。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跟男人一样,该软就软,该硬就硬!


一旦碰撞速度太高,吸能区溃缩完了,冲击力依然没被吸收完,剩下的乘员舱也不会再试图去吸能,而是会“以硬抵硬”,保证乘员有尽可能多的生存空间,不被挤压致伤!



早年间的奔驰、宝马造的车都是符合键盘车神的标准,德国品质,车身坚硬,小剐小蹭根本没痕迹,“吸能”这种忽悠理念更是不用,坦克怎么不需要缓冲区?


无论何种碰撞都是硬碰硬,结果就是在Euro NCAP碰撞测试中的成绩也很差,无法有效的保护车内人员安全。后经一高僧托梦指点,醍醐灌顶,大彻大悟!采用溃缩吸能设计之后,NCAP的碰撞测试成绩都大幅提高



上图左:宝马3系从1997-2005年在E-NCAP表现情况


上图右:奔驰C级车从1997-2002年在E-NCAP表现情况


很多老司机看到车祸后一地的零件碎片就得出结论:车软不安全,一撞就碎!


那我们先不聊汽车,依照小学物理知识和生活中的常识来构想,有一堵钢筋混凝土墙,你敢抱着一个被子撞,因为你知道被子可以缓冲大量撞击的能量,但,抱个铁盆你还敢撞吗?


64km/h的汽车偏斜对撞测试,因为知道汽车有吸能区域设计,所以不担心;火车钢板贼厚,车身特硬,也没有采用任何吸能的设计,响当当铁板一块,这样的测试谁敢做?


生活就是一位言传身教的好老师呀,朋友!


发生碰撞最可怕的事就是碰撞G值,过大的能量,如果车身不吸收,就会传递到车内,导致车内人员脊椎、腰椎折断或内脏损伤,严重的导致死亡!


所有汽车厂家都在设计各个部件的吸能溃缩:



发生碰撞时,设计发动机下沉,防止发动机侵入车内,提高事故中人员的生还率!



发生碰撞时,方向盘下方的联轴器会发生折断,不会侵占车内驾驶员的生存空间



发生碰撞时,油门踏板断裂,防止撞击力通过踏板传递到小腿,保护驾驶员



看一辆车子安全与否,是看在碰撞后驾驶舱是否有变形,人员能否安全逃生,不是撞完谁掉的零件少,谁不用修!


汽车零件作为碰撞中的弃子,为了保护你而牺牲自己碎的跟饺子馅似的,被你们说成“皮薄不安全”,我想它们肯定挺伤心的......


还记得玩游戏的万年真理吗?活着才有输出...


碰撞出现的巨大能量,要么由车身变形吸收,要么由你吸收,你选吧?


"日系车省油是因为轻,偷工减料,车重才安全!“



打脸!


同级别日系车和欧美车相比,重量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日系和其他国家的车相比也没有明显更省油!


任何结论是建立某一品牌的某一车型,依照厂家调教、动力总成、车型定位来具体分析的,以偏概全的说某车系不结实,某车系不安全,就好像说飞度和揽胜谁的空间大?兰德酷路泽和POLO谁更省油?四川和湖南的辣椒谁更辣?


大家都是成年人,不要再说这些暴露智商的话了,拜托!



汽车界有句话:多十匹不如轻十斤,全世界的汽车都在努力轻量化,轻量化无论是对于提升燃油经济性还是提高操控性都是百利无一害的,车辆更迭车重减轻更是必然趋势,并非偷工减料!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1956年的雪佛兰Bel Air老爷车,车重沉,车身硬,没有采用任何溃缩吸能设计


2009款雪佛兰迈锐宝,前后保险杠都是塑料的,钢板厚度也小于老爷车,有溃缩吸能设计。如果出于安全角度考虑,你会坐哪辆?


我们与其担心车身钢板的薄厚,不如系好安全带;与其纠结于哪个车系更安全,不如文明驾驶,避免事故发生,变道打灯、限速驾驶、不酒驾、不路怒;与其听朋友说,同学说,领导说,隔壁老王说,不如亲自了解车辆安全到底是怎么回事,终结流言和谬论,拥有自己鉴别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最好的主动安全,其实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汽车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汽车:

  • 下一篇汽车: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丰田雅力士GRMN亮相日内瓦 剑指

    本田发布欧洲新能源车愿景 首推

    10年前,日本人很难买到雷克萨

    丰田全新i-TRIL概念车将亮相日

    丰田混动汽车全球销量突破1000

    三菱发布欧蓝德运动限量版官图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