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魏建军与长城汽车三十年的“必修课”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通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9-26 6:29:1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弹指一挥间,三十年的光阴转瞬间就从我们的指尖悄悄溜走。 回首前瞻,许多美好的记忆都在魏建军先生的脑海中回荡。2020年7月,长城汽车成立三十周年,在如此重要的日子里,长城汽车既没有庆祝也没有炫耀三十年的辉煌成绩,而是用一条三分钟的“生死思辨”微电影庆生。



本应该庆生的好日子,长城汽车人并没有普天同庆,而是迎来一场特殊的“庆生宴”。一部名为《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 在汽车行业中广泛传播,影片中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先生用“反思”代替“庆祝”,用“危机”代替“成就”,用“命悬一线”代替“前途无量”,短短的三分钟的影片却传递了长城汽车三十年的发展史和深刻反思。




1984年,国家经济改革的初期,很多的国有企业都进行改革,私有化成为当时潮流的新名词。而隶属于河北省特大型国有股份制企业的保定市长城工业公司,由于经营不善等因素已经遍临波产,负债累累。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年仅26岁的魏建军先生临危受命,接手了临近破产边缘的“烂摊子”,并在同年7月份正式任命长城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



在当时,汽车还属于高端消费品并未走入寻常百姓家,此刻的长城汽车也在“痛苦的边缘”中极力挣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夹缝中生存的长城汽车人凭借着“活下去”的信念克服了重重障碍,并在日后用皮卡、SUV等车型创造出市值百亿的汽车帝国。三十年后,魏建军先生和长城汽车是如何一路披荆斩棘成就霸业,我想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答案。



在魏建军先生在接手“烂摊子”后,首先是将公司业务尝试转型制造汽车,主要生产和制造皮卡车型。廉价的皮卡在当时只能称之为“工具车”,而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工具车”却成为长城汽车创造传奇的开始。起步初期,长城汽车不仅用皮卡车型打开了市场,还实现了盈利并让公司逐步走向正规。但是低价的皮卡只能满足低端消费者的需求,并不能帮助长城汽车建立品牌形象。



在1995年时,从美国、泰国考察回来的魏建军先生发现当时的泰国汽车市场环境和中国极为近似,国内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户对能拉货的皮卡有着强烈的需求,同时国内市场也存在着大量用户群体。于是在1996年3月5日,下线了一款属于自己品牌的首款皮卡车型-长城迪尔车型。就此开始,长城皮卡的形象深入人心,同时也逐渐竖立起长城汽车的品牌形象和口碑,成为建造汽车帝国中重要的基石。



转年10月,第一批迪尔皮卡出口伊拉克等中东地区,成为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企业。此时,魏建军先生的大胆决策,完全超乎常人,但就这次的冒险举措却打开了海外市场,又为日后长城汽车征战海外埋下了伏笔。随着公司的业务不断壮大,1998年长城工业公司改制为长城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同年长城皮卡首次位居全国皮卡市场销量第一。



1999年时,是捷达、桑塔纳、富康在国内盛行的高光时刻,很多消费者都聚焦在关注“老三样”。而此次此刻的长城汽车已经在10月份迎来了第10000辆下线仪式,短短的三年时间,长城汽车就用皮卡车型在国内打响了名号,成为国内知名的皮卡制造商,成为日后的皮卡帝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进入千禧年后,长城汽车依旧凭借皮卡车型一路高歌猛进,胜利的喜悦以及财富的累积已经不能满足魏建军先生的“野心”。傲视群雄的销量让魏建军和长城汽车自信满满,不过,缺乏汽车核心的三大件的技术问题也暴露在众人面前。此时此刻的魏建军先生才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想要长城汽车走的更远,就必须要加大核心技术研发的投资,在当年就成立内燃机制造有限公司,年产能8万台。



到了2002年,长城汽车首次推出SUV产品—赛弗(Safe),并开创了经济型SUV的先河,上市的当年就进入了全国SUV销量前三名。赛弗的出现也成功的打开国内一线、二线城市的市场。



尝到了SUV的甜头后,长城汽车陆续几年推出了多款SUV车型,不过很多车型的销量极为惨淡。正因如此,魏建军先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渐渐找到了造车的套路,也慢慢摸清了消费者的喜好,为后期车型规划及聚焦SUV战略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