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上汽销量回暖,大众品牌四款新车加持后半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通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8-15 8:05:36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将下降10%至20%。近年来低迷的市场环境以及今年疫情的爆发,让整个市场陷入低谷,今年年初几乎所有车企的销量都不可避免的大幅下滑。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市场逐渐复苏,多家主流车企销量已经实现了正向增长。


上汽集团销量回暖,大众品牌超13万


上汽集团近日对外公布了企业7月的销量数据,整个集团7月总共卖出45.76万辆,比去年同期的43.97万辆小幅增长了4.04%。上汽集团旗下各大子品牌销量回暖明显,作为上汽集团两大合资品牌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7月销量均都超过了10万,分别为11.2万和13.4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完全没有上市新品助攻又同时被疫情冲击的背景下,上汽大众各产品线依旧坚挺,卖出超过13万台车。



轿车方面:朗逸月均销量仍然能达到3万+,领先其所在的细分市场。销量担当帕萨特在7月卖出了13448辆,看得出来帕萨特在B级车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紧凑型SUV途岳7月卖出了13715辆,增长34.4%,市场表现相对亮眼。触底反弹的SUV车型途观L 7月销量18950辆,增幅高达47.5%。离曾经的月销2.5万+差距逐渐缩小,有望在今年回到巅峰状态。另外中大型SUV领域,途昂X+途昂组合在7月销量高达8523辆,成为上汽大众的SUV矩阵的中坚力量。



因为疫情,首款MPV威然7月卖出2744辆,虽然距离该领域头部的竞品仍然有一定距离,但是作为新车收获也不小。能把商务用户和家庭用户同时吸引到的德系豪华,堪称MPV阵营中的潜力股,因为爆发力还并未释放完全,随着市场的回暖,后劲十足。


虽然市场在不断回暖,但上汽大众仍然处在产品“不够卖”的尴尬,这几乎是新冠疫情期间所有企业都在面临的问题。由于疫情导致复工晚,规划的应季新品得不到及时的发布,产品结构未能及时更新优化,仅靠在售的几款产品很难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如果企业想在下半年的销量上有所突破,那么新品上市则是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加速热门产品投放,提前做好产品武装


据网通社了解到,上汽大众将在今年年内陆续推出四款新车,新车规划包括途观轿跑版途观X、中期改款辉昂、途岳纯电动,以及斯柯达全新明锐。



轿跑SUV算得上是当下最火热的细分市场之一,从豪华品牌到自主品牌,都想分上一杯羹,所有车企都在觊觎这片蓝海。但是实际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在售的主流轿跑SUV销量大多都未能突破三千大关,能上五千的同类产品就更少了。市场的严重不饱和恰恰给上汽大众带来了机会,走量的前提是真正深入了解当下年轻人的需求,善于捕捉消费者需求的大众能否再次成为细分市场黑马,轿跑版途观X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作为辉腾的继任者,辉昂也即将迎来改款,新车除了在外形上做了一些更符合消费者审美的改动外,在备受关注的油耗方面,辉昂也将进一步优化,百公里油耗将降至6.8L。其定位作为豪华C级轿车主要用于完善上汽大众的产品矩阵,与奥迪A6同平台打造,但是价格却比A6更有优势,辉昂改款后必定会为上汽大众的产品矩阵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第三款车型为途岳的纯电动版本,这款电动车基于现款途岳打造。为更好的区分于燃油版,纯电版将会在外观上进行调整,搭载与朗逸纯电相同的电机,NEDC续航里程为310km,推测起售价大概在18万元左右。



第四款为斯柯达品牌的全新明锐,早在去年就在海外发布了,新车基于MQB平台打造,从内饰的材质到配置都将进行全面升级,更贴合当下消费者的用车需求。虽然一直走的是小众路线,销量数据贡献难以赶上大众本品牌,但是作为补齐产品线的重要一员,斯柯达品牌的贡献不可忽视,新明锐上市后的表现也将是上汽大众销量增长的关键。


疫情还远未结束,不到半年的时间发布四款产品足以看出上汽大众即将打持久战的决心了。


车企之间的竞争是多维度的,随着国内各品牌电气化战略的逐渐落地,上汽大众新能源布局也逐渐清晰。去年11月,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在安亭正式落成,投资170亿元,设计产能高达30万辆/年,这是大众在世界范围内第一家为MEB平台专门打造的新能源工厂。首款A级纯电动SUV大众ID车型将从MEB平台下线。在大众品牌力的加持下,这款SUV也会给上汽大众全面开启电气化开个不错的头。


谈及上汽大众的发展,那么上汽大众奥迪项目必然成为关注焦点,作为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三大主力之一奥迪,仍然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奥迪项目也将帮助上汽大众重塑市场格局。


结语:市场经济的核心导向是消费者的需求,年轻消费者的崛起,经济内循环的加速使得很多的企业不得不在战略上做调整,重新摸索消费者的喜好。但是上汽大众自成立至今,已经有三十五年历史了,这个企业对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以及偏好称得上是了如指掌,这样的品牌在未来的市场增速是不可预测的。


(图/文 网通社 田倩)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