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达300万辆里程碑 斯柯达继续深耕中国市场谋发展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通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7-23 7:47:0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2020年7月21日,一辆斯柯达柯珞克驶下上汽大众宁波工厂生产线,这辆车是上汽斯柯达所生产的第300万辆车。入华15年,生产300万辆新车,标志着斯柯达在中国书写了新的里程碑,同时斯柯达又是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在新起点上,斯柯达已做足准备迎接全新的挑战。 入华15年 树立一个又一个里程牌 2005年4月,上汽大众与斯柯达汽车公司在捷克共和国签署了合作协议,当年110岁的斯柯达汽车落户上汽大众。就此,斯柯达在中国市场中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在一年后的3月,斯柯达品牌销售网络组建工作正式启动,不过这时斯柯达品牌在中国并没有一个正式的中文名。 一个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打拼,中文名字还是很重要的。2006年9月,上汽大众正式启动了新引入的德国大众旗下的品牌SKODA,并宣布其中文名为“斯柯达”。随后在2007年3月,斯柯达在国内的首家经销店落户石家庄,标志着上汽大众斯柯达销售服务体系正式启动。在3个月后,斯柯达首款国产车型OCTAVIA明锐正式上市。此时的斯柯达有了自己的经销店、国产的车型,逐渐步入发展的正轨。 斯柯达在中国的发展十分稳健,2009年推出全新B级车SUPERB昊锐;2013年推出RAPID昕锐。斯柯达在入华的6年时间里,虽然只推出3款车型,不过其产量却升至100万辆。由此,斯柯达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用最短的时间实现生产100万辆车的欧系品牌。 迎来100万辆下线的里程碑之后,斯柯达继续稳步向前发展,2013年推出全新旗舰车型NEW SUPERB速派;2014年推出RAPID SPACEBACK昕动。在2017年1月,斯柯达达成了第二个里程碑,就是其在华累计销量已突破200万辆。 销量上的突破,给予斯柯达极大的信心,在2017年斯柯达决定迈向热门细分市场。从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短短2年多时间里,斯柯达在中国市场投放了5款SUV车型,柯迪亚克、柯珞克、柯米克、柯迪亚克GT以及柯米克GT相继面世。这5款SUV车型覆盖了从小型SUV到中型SUV的热门领域,其中2款GT车型又是时下流行的轿跑SUV,能够满足如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通过在热门领域的拓展,斯柯达在华的产量与销量也在一步步攀升。在今年7月,斯柯达迎来第300万辆车型的下线,树立起新的里程碑,同时也是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重心向中国转移 新起点再出发 第300万辆车下线,标志着斯柯达将开启新的征程。车市寒潮尚未消散,又受到疫情影响,虽然目前国内车市整体表现有所回暖,但相较往年,还处于低迷态势。“实在不简单”的斯柯达,在站在起点前,就已经行动起来,为即将迎来的挑战做准备。 就在前不久,斯柯达公布了全系产品全新的价格体系。此举为的是加强与消费者的交流沟通,将斯柯达全系产品进行重新定位,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斯柯达将打造自己鲜明的品牌特色,与上汽大众其他产品区分开,提升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从而让更多消费者了解斯柯达。 当然,价格体系的调整只是斯柯达近期变革之一。自2010年起,中国便成为斯柯达汽车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斯柯达在中国早已行动起来,并且近两年,斯柯达的动作十分明显。 2018年11月推出的柯迪亚克GT,这是一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轿跑SUV,充分考虑到当时国内的流行趋势,并且这款车在当时是上汽斯柯达设计与制造工艺的最新成果。而一年后,柯米克GT上市,它是由上汽斯柯达造型团队与捷克斯柯达造型团队共同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两款中国专属轿跑SUV的推出,也证明了斯柯达对中国市场的研究和重视。 在2019年4月,斯柯达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巩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并向数字化发展全面转型。斯柯达汽车中国数字实验室于2019年在北京成立,这是一个与当地初创企业进行合作的全新创新中心,致力于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互联服务,以及新的出行理念。斯柯达汽车中国数字实验室是斯柯达继捷克布拉格、以色列特拉维夫之后的第三个数字实验室。该数字实验室不仅在中国为用户开发未来移动出行解决方案和服务,还将把这些创新服务推广到欧洲及全球各地的市场。 除此之外,斯柯达还开启新零售模式,与经销商联手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用户体验计划,将经销商端打造成“7S体验终端”(新增智能体验、共享服务、互动社群),进一步建立直接客户关系。 结语: 从2007年至今,斯柯达在中国的产量已达300万辆。自2010年起,中国便成为斯柯达汽车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每销售四辆斯柯达汽车就有一辆来自中国。毫无疑问,中国市场已经是斯柯达最重要的市场,同时从斯柯达长期以来的行动也可以看到,这家捷克汽车制造商一直遵循着“在中国,为中国”的理念。面对未来的挑战,斯柯达没有退缩,选择勇敢面对,站在新起点上即将华丽蜕变,以更年轻、更积极的姿态重新出发。 (图/文 网通社 吴垠)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