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是淑女还是恶魔? 日产Fairlady Z的故事

作者:刘可 文章来源:网通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2-25 12:34:2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说到赛车相关动漫作品,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头文字D》,这部动漫作品确实火,但是今天我要给大家安利另外一部关于赛车的动漫,这部动漫作品发表的年代和《头文字D》相似,这就是《湾岸》,今天的主角车型就是《湾岸》中男主角的座驾——Fairlady Z。


平民之家走出来的窈窕淑女



1969年,日产作为一个在当时的国际市场中还没什么名气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Fairlady Z的车型。没成想这款车型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成功,双门、前置后驱、Coupe造型等众多设计元素直到今天也不算过时。如今第一代车型在全球各地的二手市场上价格都是连连看涨,其合理的车身结构、经典的FR布局、不俗的操控、性感的溜背都是其成为经典的重要元素。



坊间传说Fairlady的名字源自奥黛丽·赫本演出的改编自萧伯纳名著《卖花女》的百老汇歌舞剧《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相传当时的日产社长访美时观看了这部百老汇歌剧有感而发,同时Z在26个英文字母中是最后一位,有“极致”的含义,最终这款车的名字就成了Fairlady Z。


开山鼻祖S30




第一代Fairlady Z车型的底盘代号为S30,我们经常说的240Z其实是这款车在北美地区的称呼,在日本第一代车型就叫Fairlady Z。除了名称的区别之外,在发动机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最初在日本销售的车型采用了一款2.0升排量、单顶置凸轮轴直列六缸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130匹。而在北美地区销售的车型直接采用了一台排量为2.4升的直列六缸发动机,动力比日本版的略强,最大马力达到151匹。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日产和警视厅合作推出过一批警用Fairlady Z,底盘代号为PS30,它搭载的是日产旗下Skyline 2000 GT-R上的2.0升双顶置凸轮轴高性能版发动机,整体性能比在日本和北美地区销售的车型都好,最大马力达到160匹。



1974年日产推出了排量增加到2.6升的260Z,排量虽然增加了,但是因为排放法规的限制动力反而比240Z还低。另外,该车系还增加了一个四座版本的车型,这款车型因为增加了实用性而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1975年日产推出了260Z的升级版280Z, 顾名思义这次排量增加到了2.8升,马力比最初的240Z高了不少,达到了149匹。最重要的是这款发动机采用了博世当时最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油耗比老款发动机有所降低,其实这个设计对于动力的提升也没什么显著效果,但是人生逢灿烂的日子,赶上了石油危机爆发,因为省油而成为当红车型。


小改款的第二代车型S130系列



1979年日产推出了Fairlady Z的第二代车型,其中包括双门双座和2+2座两种布局方式,无论从外观还是底盘来看,第二代产品更像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小改款”。动力方面第二代车型继续使用上一代末期型号的那台2.8升直六发动机,变速箱为5挡手动和4挡自动变速箱。不过因为第二代车型重量增加不少(200公斤左右),因此百公里加速成绩从第一代车型的9秒出头增加到11秒多,这个加速成绩让不少消费者不满。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日产于1981年推出了280ZX Turbo车型,又于次年推出280Z 2+2 Turbo车型。这两款车依然采用之前的2.8升发动机,不过日产加上了一个涡轮增压器,马力达到了180匹,在那个年代算动力相当强劲的。这回轮到日本消费者不高兴了,这款2.8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没能通过日本的法规,因此日产给2.0升自吸发动机也加上涡轮增压器。在《湾岸》中这个细节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改装恶魔Z的技师讲述了当时他自己去弄到在日本并不“合法”的2.8升发动机,并且还扩缸到3.1升。


有点失败但又很有特色的第三代车型



1984年Fairlady Z迎来了第三代车型,其中以300ZX为基础车型,从这代车型开始Fairlady Z改用V6发动机,300ZX就是采用了3.0升V6发动机的自吸版本,而300ZX Turbo则是采用了涡轮增压的版本,动力方面根据销售地区的不同而略有区别,其中北美市场的销售车型马力最大。变速箱方面,第三代车型依然采用5挡手动和4挡自动变速箱。




关于这代车型为何失败,其实是和它的底盘调校密不可分,日产研发、制造的性能车基本都逃不出个怪圈,那就是一开始挺好,越发展越偏重舒适。第三代Fairlady Z就是这样一款车,底盘来自于第二代车型,但是调校的方向走偏了,最终结果就是涡轮增压版车型仅仅是在百公里加速成绩上还过得去,一切和操控沾边儿的项目都不行。





请登录


评论加载中...




[1] [2]  下一页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