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传统艺术得靠熏 感受BMW中国文化之旅

作者:任宏斌 文章来源:网通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8-14 8:41:35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拥有浮雕感的竹编艺术


竹艺的探访是我最期待的,不仅因为竹子的气节,还有它所做出的制品拿在手里能有沉甸甸的感觉,让你实实在在感受到艺术的重量。并且竹编的题材也包罗万象,能做出雄伟的建筑群,也能编出大量的生活日用品,还能像作画一样,描绘出鸿篇巨制。








而一烤、一折、一串、一抽的技艺手法,让竹条在你指缝的游走中,获得更鲜活的生命力。作为摆件或实用品,它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纯手工操作,无法大批量生产等原因,成为销量阻碍,并且稍显高昂的价格也让人望而生畏。但这就是手工价值,它比机械生产下的产物更有产品温度,受之与人更有人情味。









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作为收官的一站,专家又推选出两名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进行进修。令我感动的是,这两个人中包括了我喜欢的竹编传人肖正清,他是肖体贵,也就是刚才那位老爷爷的次子。从他穿着来看就能感觉到和他父亲一样朴实,也希望通过进修,他能对竹编的发展有些感悟,带它更广泛的走进现代生活。




结语: 这一路走下来我不停的问自己,传统文化的出路在哪里,我们虽然有文化自信,但却不愿为文化消费,而即使愿为文化消费,有的手工制品的周期又不能满足规模化消费。经济是社会发展之本,传承人如果没有外出务工获得的报酬多,谁还会去传承。和设计师的跨界组合不失为一种方式,但呈现出作品时,设计师的光环往往盖住传统艺术。保护不止在于经济上的援助,更在乎的是“授人以渔”,这也是BMW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创新模式,它可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而构建一个平台或传播一种精神亦是埋下一颗种子,都是我们力所能及之方法。(图/文/摄 网通社 任宏斌)


上一页  [1] [2] [3] [4] [5] [6]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