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旧作新读|大象无形—走进仰融的华晨世界·下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通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9-7 8:49:3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作者/李安定(新华社高级记者)、肖瑞(经济观察报副社长) 原载 2002年2月 《经济参考报》 仰融进入汽车业,最精彩的第一笔,就是1992年华晨中国汽车控股公司CBA在纽约上市。也许这个案例过于超前,过于神奇,以致直到今天还成为许多官员、经济学家对仰融“拿不准”,最后敬而远之的缘由。 企业家确实要有对国情走势敏锐的判断,1992年的元月份,邓小平在上海度假。皇甫平文章的刊出,仰融立即想到由此可能引发新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他对赵希友说,咱们到海外去上市。 仰融总是拣最难做的事做,而且一定要做成。海外资本市场最规范最严格的就是纽约股票市场。 几个中国人到了纽约,在华尔街找了几家著名的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美林证券……讨论上市的可行性,把整个华尔街折腾起来。但是正式启动这个工程的是小平的南巡讲话。国内也有传闻:秋天召开中共十四大,小平同志要退休了。他推动整个改革浪潮之后交班给新一代领导人。为此仰融给最高层写了一个研究报告,论证一个中国公司到纽约股票交易所是可行的,以此来说明中国在邓小平后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这个题目非常之大。但是获得了批准。 鉴于当时中国没有公司法,在中国注册的公司在国际上无法获得保护,同年6月,仰融以在金客中持有的股权在百慕大群岛注册了一家公司――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Brilliance China Automotive Holdings Limited)简称CBA。华晨100%持股。其后,华晨以换股的方式获得了金客51%的股权。 7月,为了使海外上市更有卖点,华晨发挥金融特长,推动金客的合资伙伴金杯汽车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后者成了当时沪市上市企业中最大的异地股。华晨在沈阳金杯的4600万股也随之套现。 为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安排一个“社团法人”的股权持有者,1992年5月,由中国人民银行教育司、华晨、中国金融学院、华银信托发起,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成立。基金会注册资金210万元,其中10万元为人行教育司拨款,200万元来自华晨。此举出自仰融的精心策划。 CBA的一切文件材料规范、清晰,经美国ACC审查完毕,9月18日获得上市批准。上市之前,华晨以“捐赠”方式把CBA的控股权转给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 10月9日,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代码CBA)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海外成功上市的中国企业。CBA也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在纽约上市的第一只股票。CBA的控股股东为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持股55.7%。CBA发行500万股普通股,每股的招股价16美元,首日上市劲升二成半,成为当时纽约交易所最活跃的股票。 同时,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致函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称:CBA所有股权及股票收益均归国资局所有。资金1530万美元由国资局支付,委托该会代表国资局投资于CBA。基金会无须承担风险,也不享有收益。国资局另给基金会300万美元设立各种金融教育奖金。函中所称国资局支付的款项就是华晨对基金会的“捐赠”。也就是说,基金会是华晨捐款的名义持有者,华晨把CBA的股权即对于金客的投资无偿交给了国家,这笔钱已经属于国有资产。 3天后,中共14大召开。CBA不但成为中国第三代领导人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注脚,也是日后众多大型国企在海外上市的一次经典范例。 CBA董事长仰融的身世随之引起种种猜测,后经国外专业调查公司查证,籍贯安徽的仰融与中国政要们没有任何亲属关系。 11月28日,上市所获资金的支票交接仪式在北京举行。CBA成功上市股市共获8000万美元,扣掉成交费、律师费,净得7200万美元。中央领导人在中南海会见了仰融和协助CBA上市的三大著名投资银行――第一波士顿、美林、索罗门及会计事务所安达信的代表。合影后,仰融留下,把股票样本交给这位领导人。他问:股权算谁的?血气方刚的仰融回答;全部是国家的。 仰融是最早认识到资本主权的人。他以金融角色进入汽车这个传统产业,通过收购一个个现有汽车企业,转变机制,强化管理;又通过国内外两个金融市场,整合资源,点石成金;短短十年,从一个被动投资的金融家成长为一个汽车业界的实业家,快速奠定了一个全新的中国汽车产业模式。并且在企业经营、产业战略发展上依旧带有深刻的金融家痕迹。 汽车工业是一个大投入,大产出的产业,巨额投资是汽车工业的血脉。丰田平均一个车型从研发到上市要投入20多亿美元。中国汽车工业最稀缺的资源是钱。仰融是第一个汽车产业接通金融管道的人。而且他为旗下的汽车产业打造了一个“造血平台”,资金源源不断流进来。 汽车工业的“大哥大”们艰苦地在主管部门争项目,跑投资时,从来没遇见华晨的人;技改资金、税费减免,更没有华晨的份儿。但是仰融搞汽车似乎有用不完的钱。 苏强说,钱从哪里来?无非是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通行做法。一是来自原始资本积累;二是资本市场筹集,比如股市上融资;光是三次从海外证券市场为金客募集的资金就有7200万美元和13.5亿港元。三是利润积累。 赵希友说,有人说华晨搞汽车是玩观念,为的是到股市圈钱,最后会抽了资金走人。还有人暗示仰融在“侵吞国家资产”。其实无论华晨在金客的投资,还是后来海外上市吸收的资金,百分之百投到了金客,扎扎实实作企业。两个大股东一开始就约定,不分利润,继续滚存作为投入,一分钱也没有往外拿。 华晨搞汽车也到银行借钱作流动资金,但是存借平衡,信用优良。一位商业银行的董事长考察了金客的财务状况后大吃一惊说,如果企业都像华晨一样,中国的金融业就没有风险了。 仰融很自豪十年间华晨的“三个没有”:没有一笔银行贷款逾期;没有一笔诉讼官司;公司管理层没有人涉嫌经济犯罪。有如此“业绩”的大企业,国内恐怕绝无仅有。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经商为主流社会所不齿,堪称骄傲的民族英雄中没有一个是傲视世界的财富英雄。仰融以一介百姓,要做倾国家之力想作而始终没有做成的事。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步骤,动辄调动十亿资金,除了华晨,中国汽车业还没有人有此大手笔。 华晨举手投足都伴随数以亿计的投入:中华轿车尚未正式投产,第二代、第三代的开发已在筹划之中;正在启动的新发动机项目动态投入要50亿元,远大于过去一切汽车项目。如此巨款不会从天而降,有一点是肯定的,同以往一样,不会有国家一分钱投资。仰融又给我们留下一个悬念。 如何保障专家和职工的利益,是仰融常常思考的事。最近,一个管理层持股的公司正在筹划中,仰融把管理层称为“班组长”:我们的班组长里为什么不会产生1000个百万身价,100个千万富翁? 通常是气宇轩昂的仰融对记者说,四十多岁的他已经考虑要在2010年退休,他要在自己健康的时候退休,并且要留下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企业。 (为了故事的完整,节选自李安定的另一篇文章) 2001年,浙江宁波北仑开发区,投资50亿元人民币的华晨新发动机厂已经破土动工。对比暮气沉沉的沈阳,仰融对宁波的经济实力与市场经济氛围情有独钟。当时华晨已经与德方签约,发动机由德国亚深著名的FEV公司开发,莱因公司提供加工设备。机加工自动化水平直逼奔驰、宝马。2004年底试生产。2005年1.8TFI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投产。产品将全部打中华的LOGO,60%供应中华,40%供应英国罗孚。 仰融当时的另一个大手笔是英国罗孚(MGROVER)项目。罗孚1877年在英国伯明翰建厂,1993年被宝马收购,因经营亏损,宝马退出,10英镑卖给英国凤凰公司,被视为英国汽车工业最后一块全资的净土。 仰融说,是宝马把罗孚介绍给我的,罗孚活得很艰难,自己有技术,却没有钱开发新产品。罗孚与我们一拍即合,政府、王室都支持与华晨的合作。我们现在独举自主开发的大旗,太累,世界汽车生产能力五分之一过剩,我的新思路是把世界资产再生利用,海外购并,减少物流。(仰融的这番谋划是在2001年!作者新注) 双方谈定先合资建立产品开发公司。华晨出资4.5亿美元,罗孚出资3亿美元加技术,股权50∶50。共同开发罗孚新45系四个车型、新25系两个车型,分别在2004年、2005年投产;新75系在2007年换型。2001年3月12日合资合同和18个子合同已签约。中英双方用各自品牌生产。 仰融谋划的精妙之处在于,实际没有投一分钱,资金全部来自海外银行贷款。生产一辆25系银行提成100英镑、45系提成400英镑,直到把双方投入的7.5亿美元和利息摊掉。 同时在宁波建立30万辆产能的汽车厂,罗孚的所有车型都将在中国生产。2003年投产,生产25系15万辆、45系10万辆。次年罗孚在英国停产25系,宁波产量中8万辆返销海外。内销用中华品牌,外销用罗孚。 如果这一切顺利推进的话,中国轿车业将是另一番格局。海外资本购并,世界顶端技术的引进与掌控,进程将提前八到十年。 2002年3月初,我得到消息,经中央最高层过问,某部把挂靠企业华晨下放给辽宁省。 由于仰融个性所致,他此时与背后的主管部门关系并不融洽。对于亲手打造的市值200亿元,六个上市公司的华晨系,仰融也从早期单纯满足于“所在”转求部分“所有”。于是,某部不但把CBA,而且把多种股权关系纠结的整个华晨系一起打包交给辽宁。 起初,馅饼从天而降,辽宁省那位强势新领导如获至宝,对仰融礼遇有加。而对于一个庞大的华晨系,下放地方后,重新明晰产权也是一个好时机。按仰融的说法,华晨虽然没有一分钱国家投资,但是它的海外上市,的确依托了国家资源;另外也有仰融把CBA股权送给国家的承诺。因此辽宁省与仰融等高管层在华晨系的产权明晰过程中是五五开、六四开,还是七三开,当时也有几种方案在探讨。 然而,这时风波骤起,发生了华晨按合同给宁波发动机项目分期打款的事。此举被不厚主政辽宁方面解读为抽逃资金,掏空金杯,双方由此翻脸。风云突变,2002年5月,仰融被迫出走美国,华晨系全部作为国有资产落入辽宁方面囊中。 华晨自此成为辽宁省的国企,“中华”轿车项目、华晨与宝马合资企业项目终于顺利获得审批。2002年8月,在所有待批的“准轿车”自主品牌中,中华最后上了《公告》。而辽宁方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顾及宁波发动机和罗孚项目。华晨易主,与罗孚的合资开发最终流产,让人痛惜无语。 此后,英国罗孚破产,这才有了几年后上汽和南汽的“罗孚之争”。 作者/李安定(新华社高级记者)、肖瑞(经济观察报副社长) 文章标签:华晨仰融旧作大象世界责任编辑:晁小龙 福克斯区域8月-文章页对联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