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日本走向汽车强国就做了两件事 中国车企学学吧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5-5 14:29:1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该文近14万字是车尚书(微信账号:cheshangshu) 独家发布,任何个人和单位未经本平台授权不得转发,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经授权转发需标明"来源:车尚书 "。 接上篇:日本自主品牌车为啥牛逼?极端民族自尊心勿进 ⑤日本汽车产业发展的成功原因 a.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强力推进行业发展,确定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 1945年8月28日,距日本宣布投降仅仅13天后,日本通产省的官员就召集丰田、日产等当时日本汽车公司的首脑,商讨日本的工业再建问题,可见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的重视程度。20世纪50年代,为了保护国内汽车工业,日本政府实行了高关税保护和严格的外汇管制,制定了《企业合理化促进法》、《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1963年l1月,日本国内召开了产业结构审议会,最终把轿车工业确立为日本的战略产业,以后再也没有过动摇过。 b.对外实行受限制的贸易保护政策 1. 战前颁布以满足军事战略需要的产业政策。 战前日本政府的汽车工业政策是以三个法律文件为中心展开的。第一个是1918年制定的《军用汽车补助法》。当时,日本陆军着眼于汽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作用提出相关要求,并上升为法律。 第二个是日本商工省的《汽车国产化政策》。 针对当时日本厂家萎靡不振而福特、通用两家公司的汽车零部件进口急剧增加,日本商工省于1929年9月成立了汽车国产化咨询委员会, 于1931年5月又成立了以官产研为成员的日本汽车工业委员会,制定了具体的汽车国产化政策。第三个是1936年日本商工省与陆军省合作制定《汽车制造事业法》,明确规定“凡是在本国一年间生产汽车3O00辆以上者,都必须事先经过政府许可”,“这种汽车公司半数以上的持股人必须是日本国民。”。1941年1月外资在日本国内的汽车生产和经营活动全部停止。 在日本政府所采取的三个方面的保护政策中, 《汽车制造事业法》具有特别意义。该法的制定和实施,为日本的汽车产业日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开创了日本汽车产业史的新时期,为日本汽车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2.二战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汽车企业,提升竞争力。 20世纪50年代,为了保护国内汽车工业,日本政府实行了高关税保护和严格的外汇管制等举措,制定了《企业合理化促进法》、《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重点举措包括: 一是政府直接投资于某些基础设施,以带动其发展,如政府投资建设公路等基础设施。 二是在对外合作方面,政府鼓励本国企业通过与外国企业的合作,进口散件组装生产外国品牌,加速掌握技术。但只允许技术合作,不允许外资介入; 三是政府给予汽车企业以实物或金融奖励和补贴,促进企业扩大产销规模和加强研发投入; 四是政府提请议会制定具体的法规,设立专门的管制性机构, 监管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发育。 比如,对汽车业实施补助金、法人税减免、低息贷款等方面的优惠。 五是制定较高的汽车进口关税,严格限制汽车进口。 日本政府对于汽车进口税率一直高到40%,直到1978年,日本汽车在石油危机中崛起,具备了与欧美汽车制造业竞争的实力,且日本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逐步提高,日本政府才逐步废止高关税。 六是引导企业开发节油性小排量汽车,注重节能环保。 日本政府规定排气量在0.5L 以下的小型车(含轿车、卡车),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因此,日本许多汽车厂家,都是以小型车为切入点和跳板,进入日本汽车市场的。这种小排量的切入和充分发展,为后来石油危机中日本汽车在全球的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 延伸阅读: 日本自主品牌车为啥牛逼?极端民族自尊心勿进 中国汽车自主大败局:太分散 无品质 汽车自主大败局:技术差 管理乱 竞争弱 中国汽车自主大败局?车型销量低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大败局:江山易主市场渐失?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成败论:功不可没(一)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成败论:功不可没(二)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成败论:功不可没(三) c. 对内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制度 1.让国内各类企业充分竞争。在准入方面,允许自由、自主地进入汽车产业,让市场机制引导企业进入和退出汽车行业。 2. 以内需为杠杆促进产业培育 世界主要国家为培育国内汽车产业几乎都实施了严格限制汽车进口、限制国际资本对国内直接投资的政策,日本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也采取了这种措施。为什么日本的产业扶持政策会取得成功,并最具有代表性?日本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关键在于人口数量大,国内市场容量大。从需求角度分析,日本具有潜在规模的汽车消费市场。而汽车市场容量大是厂家进行规模经营的前提。对于日本来说,从1949年到1974年是极其特殊的时期。如下图206所示, 1945年日本乘用车保有辆为2.55万辆,1971年扩大到1057.21万辆,增加413倍。卡车由10.64万辆扩大到890.20万辆,增加83倍。 图206 日本乘用车/卡车保有量走势 3、市场化态势下,日本汽车企业抢抓市场机遇期,快速完成由高成本向低成本转换,赢得战略制高点。 日本汽车市场始终以私家车为主流,客户对汽车价格敏感。在市场规模急速扩大的背景下,日本汽车企业快速加大投资,做大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 以规模降低成本,占据有利位置。虽然有一系列的汽车进口贸易限制和内部扶持政策,但日本汽车产业内部很早就认识到,政府的扶持政策不可能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实行自由化的投资体制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并且日本汽车企业很早就将欧洲、美国的汽车企业作为竞争对手。可见,日本汽车产业界对国家扶持政策的认识非常深刻,对未来的竞争有着高度的危机意识。 d.推行现代公司制度和现代管理制度 1、制度化创新 日本汽车企业家的创新不仅表现在以企业家精神为指导的企业家个人创新上,而且还表现在制度化创新上,如新设计、新车型、新技术、新材料、新组织等。企业家个人创新和制度化创新,推动日本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并经久不衰。如下图207所示,2008年5月,韩国中央银行发表的《日本企业长寿的要因与启示》报告书显示,世界上持续存在200年以上的企业有5586家,分属41个国家,让人惊叹的是其中3146家集中在日本,占总数的56.32%。 图207 持续存在200年以上企业分国别数量 2、大众化革新 日本汽车产业的大众化革新,强调全员参与、全员创新。以丰田生产方式(TPS)为例,它与美国福特公司的流水线批量生产方式有明显的不同,它是一种多品种少量生产、追求高效率的管理体系—看板管理。丰田生产方式主要由即时与自动化两个要素构成。即时,是指“看板”方式,即少量、标准化生产、零库存、避免生产过剩。自动化,是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杜绝再次发生,具有使生产体系的内在问题表面化,并通过解决问题而推动生产体系科学化。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者对解决生产方法、产品设计的缺陷,起着重要的作用,扮演了改进产品的重要角色。大众化革新能产生各种各样的良好效果,使企业进行各种各样的革新具有宣纸效应。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