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质量上乘!试驾2012款歌诗图2.4L车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上车市网友或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1 11:46:37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歌诗图,而是大部分人都无法接受它”,这是我此次前往成都试驾2012款歌诗图前听到的有关这款车型最多的评价。连厂家都无法否认此前上市的歌诗图3.5L车型在销售上并不成功,过于新潮的全领域跨界元素和较高的售价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所以在上市18个月之后,歌诗图面临了第一次小改款,厂家试图通过新增的2.4L车型来拉低新车的起售价,而我也开始由不削一顾转而变为想要仔细斟酌这台外型上几无区别的新车。


质量上乘!试驾2012款歌诗图2.4L车型


和老款车型相比,此次新增的2.4L歌诗图无疑是最大的亮点,所以在抵达之日举行的技术说明会上,3.5L车型几乎无人问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台2.4L i-VTEC发动机上。第二天的试驾会上,主办方也准备了清一色的2.4L试驾车,因此其对歌诗图车系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


我并不想开门见山的把发动机的直接展示给各位,如果您是个急性子,可以直接点击末页的内容查看。因为2012款歌诗图不仅新增了2.4L动力车型,实际上和在售的老款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区别,而上市一年半之后再来看这款车型,感觉上也不如当年那么突兀,这自然有利于我们更加理性的去看待这款“全领域跨界”产品。


仍旧需要提及歌诗图的英文名字(Crosstour),Cross(跨界)+Tour(旅行)正是欧美国家流行的生活方式组合,然而在伟大的FGW指引下,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对这样的生活状态还处于向往阶段。不仅对针对歌诗图,即便在采用同样理念设计的BMW X6/5GT上市时也遇到过类似的认知度问题,只是那个层级的目标用户只存在认知度问题,而没有金钱上的难处。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让普通消费者花40万购买歌诗图是不现实的,一来它太贵了,二来它的设计理念过于超前了;而要让那些BMW X6/5GT的目标用户购买歌诗图,品牌档次上显然又有很大差距了。


不过,当歌诗图推出了2.4L车型,价格若是能够进入25-30万区间,那么一切都不同了。首先是尺寸上完全超越了大部分中型车,比如自家的雅阁。我想原先选择雅阁作为家用的车主之所以不选择歌诗图,价格因素或许比外观因素更多,新车在气势和档次感上超越轿车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是外型上与3.5L车型几乎没有区别,六边形的中网占据了车头绝大部分面积,虽说是家族前脸,却要比其他同门车型大很多。细长条的熏黑大灯带自动清洗功能,在2.4L车型上没有被去除。


后门及后车窗均采用深色玻璃保证车内隐私,天窗的规格算是比较大的,但实际可打开面积却很有限,2012款车型上一点都没有改善。轮毂尺寸和轮胎规格也没有任何改变,依旧是225/60 R18的米其林Latitude Tour HP型SUV轮胎,单车轴净高就达到了216mm,保证了高通过性。


车尾的造型一直是新车上争论的焦点,上扬的腰线与C柱交合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这样的设计让车尾显的很饱满。大小不一的两块后窗搭配并不明显的小尾翼,让车尾呈现出丰富动感的细节。


双排气管在雅阁2.4与3.5上是区别之一,但在2012款歌诗图上全系标配,“Crosstour”字样下方的“3.5V6”字样在2.4L新车上被去除,除此之外,就不再有任何区别了。


车内依旧是八代雅阁的鸥翼式设计,样式上很熟悉,但细节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厂家提供了全黑内饰和上黑下米两种内饰风格,个人偏向于全黑的那款。老3.5L车型上的桃木方向盘,以及大面积的桃木饰条在2.4L车型上都变为了银色亮条,这使得车内气氛顿时年轻了不少。


倘若仔细观察,还是能够发现一些端倪,原先的拉丝饰条已经被更换为一种颜色极深的木纹饰条,扶手箱下侧的区域同样如此。好在这种饰条并没有产生老气的视觉感,反而还替新车提升了科技感与内饰档次。


四幅方向盘依旧具有丰富的多功能按键,手感也出色至极,但本田的工程师认为歌诗图2.4L并不是一款偏向运动的车型,所以在这款新车型上取消了换挡拨片。原先的蓝色背光仪表盘则没有做任何改变,清晰易读的同时,双LED提供了基本的行车数据。


单碟DVD+60G HDD硬盘式迎合了时下的主流,带语音识别的娱乐系统结合科技感十足的面板,从八代雅阁开始就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中文标注标注功能按键一直以来都很贴心。ASC主动降噪系统则通过车载音响发出反向声波与发动机噪音相互抵消,从而实现静谧的车内环境,其降噪原理等同于常见的降噪耳机。


除此之外,无钥匙启动功能依旧是标配,并不用插入预留的钥匙孔就可以完成全部功能,六安全气囊、车身稳定系统、前后倒车雷达、倒车影像、自动防炫目后视镜、四门一键升降窗、双区自动空调、前排电加热座椅等细节功能丝毫没有改变。可以说无论安全配置还是舒适性配置上,2.4L歌诗图依旧维持在3.5L车型的高水准上。


前排主副驾驶座椅均带有电动调节,不过2.4L车型比起3.5L歌诗图少了记忆功能,副驾驶则依旧没有高度调节。后排座椅均带有ISOFIX和LATCH双儿童座椅接口,杯架则位于中央扶手上,若是乘坐了三名乘客,那么您就只能像图中所演示的那样将水瓶置于前排座椅后侧的储物袋里了。


作为一款全领域跨界车,厂家宣称歌诗图继承了轿车的行驶稳定性,又兼顾了SUV的高通过性,还拥有MPV的灵活空间分配。前两项在数据的支持和后头的试驾内容中会谈及,而后备箱储物空间在3.5L车型体验文章里我们也有所体验。


那个暗格储物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没翻倒后排座椅我们就轻松放入了两个标准登机箱、一个24寸行李箱、一套高尔夫球具外加约20多个大小不一的纸盒,装载能力实在强悍。尾门打开时与保险杠的垂直间距最大处仅为150mm,这让我们即便身处狭窄的停车空间中也能够方便的开关后备箱。


急性子们可能一上来就会看这部分内容,我也知道许多人对这台2.4L发动机充满了好奇心,当然也会有人不削一顾的认为它不就是雅阁上的那台2.4L i-VTEC么?其实就和大众的神机EA888一样,歌诗图2.4L车型上的这台i-VTEC发动机就是所谓的高功率版,最大功率145kW(197马力)/7000rpm(雅阁2.4L 180马力/CR-V 2.4L 190Ps),最大扭矩222N·m/4400rpm,官方给出的综合工况油耗仅为9.1L/100km。


而至于变速箱,依旧是本田传统的5速平行轴式产品,这种变速箱的结构鉴于AMT与AT之间,没有行星齿轮机构,换挡操作也要比常规AT更简单、效率更高,只是在体积上难以控制,从而导致挡位数量无法提升。


和3.5L车型一样,2012款歌诗图2.4L车型继续采用带复位弹簧的高置双横臂前悬挂,以及多连杆后悬挂式结构。这种细长条式的多连杆结构不仅日系车使用,在通用别克的老君威、老君越上也广泛采用,只是各大厂家都有针对不同车型的不同调校风格。


从轴距上来说,歌诗图应该仍旧该算是一台中型轿车,但较高的视野和宽大的车身很容易让人产生驾驶SUV的错觉。不过一旦驾驶起来,类似的底盘悬挂和发动机,立刻就让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2.4L高功率i-VTEC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延续了3.5L的线性调校,你不会感觉到以往日系车那种明显的低转高扭城市特性,相反其扭矩、功率的峰值都出现的很晚,但却能够在高速状态下给人稳重、厚积簿发的感觉。四缸机的轻微抖动在冷车启动时会很明显,雅阁2.4L的车主会深有感触,温度上升后则会平顺许多,V6动力则完全不成问题。


变速箱的表现有些过于保守,出于经济性考虑升挡速度极快,这使得转速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虽说只有5个档位,但本田显然对这款平行轴式变速箱吃的很透,就好比丰田对爱信的那款4AT一样,因此换挡的顿挫感几乎可以忽略,如果不靠数数的话,还真是很难区分和传统6AT之间的差异。


由此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变速箱为了保持更低的转速,以至于深踩油门超车时往往无法第一时间读懂驾驶者的意图。于是尴尬的场面出现了,我必须把油门踩的更深,好让变速箱意识到该降挡了,约整整一秒后,发动机的转速突然拉升,嘶吼着拽着车身完成超越,整个过程实在谈不上优雅,反倒更像是一款小排量车的表现。


很明显,搭载了2.4L i-VTEC高功率发动机的歌诗图和运动两字还是搭不上关系的,即便是3.5L V6车型,我的同事胡正暘试驾后同样有此感觉。在这个层面上,歌诗图是一款颇具生活化气息的车型,惬意的驾驶,舒适怡然,提速能力也丝毫不差。


悬挂始终忠于反馈由轮胎传递而来的路面信息,整体感很强,同时对细碎的路面颠簸过滤很到位,还能够保留一部分路感。这是本田品牌一直以来的调校风格,正是这样的风格曾经让雅阁的驾驶感远好于竞争对手凯美瑞。软硬度上歌诗图也属于那种中规中矩的车型,能够给于你所要的舒适,也能够保证过弯的顺畅,作为家用车这就足够了。


● 编辑总结


和过去的我们所展望的一样,2.4L歌诗图终于还是来了,避开了高昂的消费税和过剩的动力之后,这款车型应该会给出一个非常合适的价格。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处我们了解到它的售价范围很可能在25-30万元区间,倘若真是如此,那么在这个范围内歌诗图将难觅对手,跨界概念的接受度也会随着价格的降低和不错的性价比重新被弱化。


回到一年半以前,当歌诗图背着那台沉重的3.5L V6发动机,带着消费税的脚链来到众人面前时,大气的外形、精致细腻的内饰和丰富的配置都被高达40万元的售价所掩盖,接受不了价格的人们纷纷抓住那超前的设计指手画脚。而如今,当价格或许不再是问题的时候,你是否会再花上一些时间,理性的审视一下眼前的这台车呢?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