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本汽车企业的发展究竟能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日本汽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7 16:16:16 文章录入:刘磊 责任编辑:刘磊

纵观这个与我们的汽车工业几乎同时起步的国家,日本汽车企业的发展究竟能告诉我们什么?

2008年5月7日,胡锦涛访日行程中正式活动的第一天,中日双方领导人在正式会谈后,签署了中日之间第四份重要的政治文件——《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颇为引人瞩目的是,在声明关于双方未来加强合作的五大领域的阐述中,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合作成为重点强调的领域之一。

“在能源和环境领域开展合作是我们对子孙后代和国际社会的义务,基于这一认识,要特别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如此强调的语气,具体到汽车领域而言,似乎将为日本汽车企业下一步在华高速发展提供基础。

相比更早进入的欧洲企业以及总显得散漫的美国企业,日本汽车企业进入中国较晚但势头却显得颇为生猛,不得不说这与其近年来的全球表现相关。但对于我们而言,纵观这个与我们的汽车工业几乎同时起步的国家,日本汽车企业的发展究竟能告诉我们什么?

崛起的第三极

回顾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德法等国家为代表,汽车最先诞生在工业革命的欧洲,欧洲汽车企业也成为百年汽车史中占领先期领军地位的第一极。

进入20世纪,随着福特T型车和流水线装配生产的诞生,美国汽车工业逐渐占据世界汽车工业的鳌头。最终,以“三大”为代表的美国汽车工业称雄全球,通用更是在70余年间一直占据着全球第一的宝座。

而在战争废墟中起步的日本汽车工业,在1960年时,全国汽车年产量不过16万辆,但到了1967年就达到300万辆,超过德国而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到1980年,日本汽车年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坐上了世界汽车生产国的头把交椅,日本终于成为美国和欧洲之后世界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

客观而言,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两次石油危机,确实为日本汽车企业带来机遇。日本以其小型轿车油耗低的特点博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到1973年,日本汽车出口量在3年间翻了一番,达到200万辆。

在市场最为庞大也最为成熟的北美市场,日系企业同样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从最初不被承认的廉价车型,到如今J.D.Power等调研机构中,丰田、本田等公司的产品常常是市场受欢迎程度最高的。

应该说,这样的成绩,依靠的不仅仅是低油耗和廉价,更需要自身的制造品质和人性化的精细做工、设计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精益加精准

就在日本汽车取得出口200万辆的第二年,1974年,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丰田生产方式)正式公布于众。

从使人与机器适当地配合生产开始,大野耐一最终发展出一套足以让日本制造业称雄全球的管理模式,也因为其效果而被称为“丰田精益生产方式”。以持续改善的理念[综述 图片 论坛]为根基,以市场为导向的订单生产,使得TPS成为继福特的流水线生产之后,汽车生产乃至制造工业领域的又一次革命。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再次变化,美国汽车企业个个麻烦缠身,欧洲除了大众集团也少有日子滋润的企业,只有日本企业愈发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尽管已经不能再称为石油危机时代,但21世纪无疑是一个高油价时代,能源问题成为各个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汽车厂家对替代能源的解决方案也显得迫在眉睫。

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企业,早在10年前就做出判断,“在传统化石能源和氢、太阳能等全新能源之间,必将有一个10年甚至更长的过渡期”,并早早就为这个过渡期选择了混合动力这种相对成熟可行的方案。

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的汽车企业,不是沉溺于低油价的利好,就是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相对远期的氢能源等技术研发领域。随着高油价时代的到来,日系汽车企业再次用自己当初精准的眼光为自身争得先机。

中国汽车产业一个普遍的声音是,利用新能源这个最后的机会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但面对我们仍然充满小毛病的制造水平以及投机式的研发方向选择,长远的眼光、坚持的勇气,也许才是真正应当学习的管理理念。

丰田曾言,在它的后视镜中,只有韩国现代的身影,言外之意,欧美的老牌巨头已不足惧;而中国的企业何时才能赢得对手如此的尊重?也许从对手那里学习是一个捷径。

2008年,除了新天籁[综述 图片 论坛]外,东风日产将加大新车型投放,将推出包括一款改款车在内的4款新车。奇骏[综述 图片 论坛]将和逍客[综述 图片 论坛]形成SUV市场竞争的犄角之势,据悉,日产微车引入东风日产已经有了规划,在渠道建设方面,4S店今年将由300家增加到340家;在轿车之外,日产MPV、SUV宽泛的产品系列,预示着经过短短5年发展的日产,在中国市场开始大举进攻。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