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丰田大规模召回是偶然还是必然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浪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2-22 10:24:1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一次性召回超过400万辆汽车,使世界第一大汽车公司丰田不可避免地成为了2010年1月国际车坛最大的焦点。

就处理“油门踏板复位问题”这个质量缺陷而言,丰田汽车公司是负责任的。考虑到该公司一直推行的零部件通用化政策,此次召回涉及的车辆数量虽然巨大,但这一问题本身并没有太多值得深挖的。

笔者感兴趣的,是这一质量缺陷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因为丰田汽车公司就此事给出的解释有矛盾之处。

从丰田公司给出的解决方案——把一个钢筋切割棒条安装到油门踏板装置内,用以消除导致油门踏板受阻的过大摩擦力——来看,引起早回的缺陷产生在设计环节。但据丰田公司负责产品质量问题的执行副总裁佐佐木真一介绍,该公司在日本销售的同类车型由于供应商的不同而不存在这一缺陷。由此可以推断,导致“油门踏板复位问题”的原因,应该是其美国供应商未能做好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这对矛盾的背后,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内容:丰田此次大规模召回是偶然还是必然?

如果确实属于设计性缺陷、工程缺陷或生产工艺选择方面的缺陷,那么丰田此次召回规模再大也只是一起偶然事件,不会对丰田汽车造成致命影响。因为汽车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改进的过程,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否则也就没有必要设立汽车召回制度。考虑到该公司并不回避问题的态度,如果再以良好的服务打消客户的顾虑,丰田还有可能借此加深自己“负责任的企业”的形象。

但如果问题不是出在这方面,那么就值得业内人士认真思考。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在丰田崛起之初,精细的做工、良好的品质、低廉的价格,是其快速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的原因。优良的做工和品质使丰田品牌的品牌溢价快速增加,多年前丰田车的价格就不再低廉。但凭借着并没有缩水的做工和品质,它的销量仍能够快速增长,而且利润远高于同行。从生产控制与管理的角度看,如何既能获得低成本的同时又能保证产品品质,是“丰田生产方式”的精髓,也是许多汽车企业想向丰田学习,却又没能学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品质是丰田的立身之本,并不为过。如今,这一“根本”出了问题,是什么导致这个问题,就很值得我们研究。

如果造成油门踏板复位问题的原因,仅仅因为其美国供应商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方面存在问题,没有做好质量控制,那么这一次对丰田而言,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这并不难改进,就怕这是丰田汽车公司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的外露。

这并非危言耸听。

首先,丰田公司近一两年召回汽车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最近2次召回汽车的数量总和更是超过800万辆,这与该公司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之间,是不是有某种因果关系呢?

再进一步,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是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汽车企业带给现代汽车业的启示。这一次,“开山祖师”却在这方面出了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是什么让丰田放松了对供应商的管理呢?是因为公司扩展速度过快让管理层产生了麻痹情绪,还是丰田的管理体系其实无法适应千万辆级制造的要求?

最糟糕的一种可能,是近期发现的质量缺陷只是丰田公司诸多问题的冰山一角,一如2004年的三菱汽车。

丰田章男先生,真相是什么样的呢?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