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新威驰配备6气囊,小型车越来越安全了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3-18 16:13:04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随着小型车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小型车的安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最近一汽丰田推出的 1.6L 新威驰特别纪念版就配备了6气囊,而这样的配置以前只出现在的中级以上车型中,在小型车中很是少见。看看最近几款热门的小型车在气囊上的配置情况吧—— 

新威驰配备6气囊,小型车越来越安全了

 
 丰田为什么在小型车中采用6气囊?气囊的由来、作用、工作原理又是什么?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本文将对此作一一阐述。

  一.气囊的由来

  汽车安全已经成为消费者购车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也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最重要标准之一,汽车安全设计在整车设计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汽车安全主要分为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就是提高汽车的稳定性,防患事故于未然;被动安全则是在事故发生后起作用,减缓事故的严重程度。

  1959年,VOLVO的工程师发明了三点式的安全带,至今已经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是汽车在发生强烈的碰撞时,前座驾乘者的头部和胸部还是很容易受到伤害,于是气囊便产生了,气囊的产生主要是弥补安全带的不足。气囊属于被动安全,有的厂家及媒体,也称作为“安全气囊”,其实这样叫是不科学的,气囊全称应该是“SRS空气囊”,SRS是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辅助防护系统的缩写,SRS包括空气囊与安全带,空气囊只有与安全带配合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空气囊的位置和作用

  1.6L新威驰配备的6空气囊位置及打开后状况如图

  驾驶席SRS空气囊装在方向盘的中间位置,助手席SRS空气囊装在副驾驶正前方的平台内部,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可以有效保护驾驶员及副驾驶员的头部及胸部。正面碰撞发生的时候,车内乘员会因巨大的惯性而向前冲,而跟车内部件相互碰撞,此时空气囊弹出,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侧部SRS空气囊一般安装在主副驾驶座椅的两侧,侧部SRS空气囊可以有效保护车内乘员来自侧面撞击而导致的腰部、腹部及胳膊的伤害。

  除了侧部SRS空气囊,一些中级车及高级车还会配置窗帘式SRS空气囊,在侧面的撞击发生的时候,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如下图所示:

  三.空气囊的工作原理

  早期的空气囊为机械式的,现在的主要为电子式,其结构包含:传感器、控制单元(ECU)、气体发生装置、气囊:

  空气囊作用过程:碰撞发生后0~20ms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ECU)判断当前事件是否严重,从而决定气囊是否打开; 20~60ms, ECU如判断是严重碰撞,则引发汽车发生器,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一般为氮气)经过滤冷器,进入气袋,气袋展开将乘员与车内装备隔开;60~100ms气袋排气孔打开,气囊泄气并收缩,气体的阻尼作用吸收碰撞的能量,缓解气囊对乘员的压力。

  空气囊属于汽车安全的关键部件,需要精度高、可靠性强,抗干扰强等特点。不过,空气囊需要和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并不是空气囊有了之后就不再需要系安全带了。据统计,如果不系安全带,发生碰撞对乘员的伤害会比没有空气囊更大。

  需要提起注意的一点是, 6岁或者140cm的以下的儿童不要坐在前排,更不要将婴儿座椅安置在前排座椅,因为前排的空气囊体积较大,其爆发力是儿童承受不了的。

  四.被动安全发展趋势

  随着整车被动安全的不断深入,双级空气囊和智能空气囊已经出现在一些高级车上,它们可以根据碰撞的程度及成员的体重及身材作出不同的判断,这样就进一步降低了碰撞带给不同驾乘者的伤害。一些高档车中甚至出现了高达十几个气囊,从颈部、膝部,甚至在车顶两侧都配有两条管状气囊,在意外情况发生的时候,可以配合气帘缓解来自车顶上方的压力,有效保护乘客的头部及颈部。

  同时为了加强对行人的保护,车外气囊也进入研制阶段。车外气囊又叫保险杠内藏式气囊,当汽车在正面碰撞行人的时候,气囊迅速向前张开和向两侧举升,托起被撞行人同时防止行人跌向两侧。

  驰全气囊实重实用片)当然,汽车安全不只是中级车及高级车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安全配备开始在小型车上出现,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更先进的空气囊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汽车(包括小型车)将会越来越安全。

  除了选择更加安全的汽车外,我们在平时的驾驶中也要经常观察空气囊警告灯,如果点亮则应立即检修。如果气囊已经引爆过,则应迅速到4S店去更换新的。另外,车内后视镜上不要悬挂小饰物,方向盘气囊安装处也不要粘贴其他东西,否则一旦气囊爆发,它们可能被弹出撞向乘客,甚至会影响气囊的正常爆出;同时不要用力去敲击安装气囊的部位,防止发生意外。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安全驾驶,这是永远的真理,呵呵……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