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海外媒体热评丰田大规模调整在美产品 一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车世界·汽车产经报道 点击数90 更新时间:2008/9/21 11:22:38 文章录入:贯通编辑A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A |
|
最后的转变者 ——海外媒体聚焦丰田在美产品转型 7月10日,丰田汽车公司宣布,由于油价高企,公司将大规模调整在北美地区的汽车生产体系,生产重点将转向低燃耗的混合动力车、小型车。丰田第一步的计划,是在美国生产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同时将苔原皮卡、红衫SUV等高耗油车型停产三个月。丰田的生产转变说明了什么?人们如何看待丰田的转变?这种转变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转变是对需求突变的反应 《华尔街日报》 凯特•莱恩博 丰田汽车也开始出现一些正在困扰底特律三大的症状:过剩的产能(皮卡、SUV等车型);大批待售的皮卡;过多的美国汽车工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丰田表示将暂时关闭在美国的两家皮卡工厂,并且准备在密西西比生产普锐斯,而此前,畅销全球的普锐斯大多是在日本生产。 丰田的转变是其对美国消费者需求从皮卡等车型向轿车以及其他更具燃油经济性车型突变的反应。这一转变也暴露了丰田,这一全球盈利能力最高的汽车企业的战略性失误。 大约十年前,为了提高美国市场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丰田大举进攻美国全尺寸皮卡和SUV市场。现在,高企的油价严重打击了这些车型的销售,而丰田也倍受这类车型生产过剩之苦。 2000~2005年,当丰田在美国的销量突飞猛进的时候,丰田被形容为具有“几乎是奇迹般的深谋远虑”,使该公司比其他竞争者更先抢得商机。不过现在的情形告诉我们,丰田已经不再对市场力量免疫了。 尽管丰田也遭遇了类似三大的困境,不过情况相对较好。丰田依然保持着在北美市场的盈利,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同时还保有其在混合动力领域的领先地位。 另外,丰田还有一个优势,它在美国市场已经拥有了一系列小型车,现在仅仅需要调整产能。而底特律三大则需要为美国市场制造新型的或者对旧车型进行重新设计。 (刘 强 编译) 转变意味着认错 《国际先驱论坛报》 比尔•沃拉斯科 丰田在美国产品的转型说明,丰田承认自己和底特律的汽车巨头一样,错误地估计了消费需求向节油车型转变的程度。由此看来,丰田也像其他汽车商一样容易犯错,不过这很正常,没有谁能够永远不犯错。 2006年底,丰田开始在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工厂生产新款苔原皮卡,这款皮卡在2007年初上市。当时丰田的目的很明确——抢占美国皮卡市场份额,并获得大量利润。而现在看来,丰田推出新款苔原皮卡的时机真是糟糕透了。 随着油价上涨,苔原皮卡的销售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6月份苔原皮卡销量下滑了53%,这款车的库存大量积压,面对这样的状况,丰田不得不开始产品转型。 事实上,消费需求的转变对底特律三大的冲击更大,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都采取了应对措施,包括不断削减皮卡生产,解雇成百上千的工人。现在,丰田终于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开始减少皮卡产量,并加快节油车的生产。 分析师认为,丰田在美国生产线的快速调整,充分显示了丰田的强大实力。正如美国康涅狄格州的汽车顾问玛丽安•凯勒所言,丰田公司资金充足、生产灵活,局部的生产调整对丰田来说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不过,这次生产调整对丰田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因为从历史来看,丰田正是在逆境中不断成长起来的。 |
51La![]()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