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成熟型男 试驾马自达6 2.5轿跑版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易车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31 14:26:36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均衡

  更趋稳定的行路表现

  New Mazda 6所搭载的2.5升直四引擎来自前代2.3升车型的MZR 2.3直四单元,在缸径扩大、冲程提高后,排气量一举来到2488c.c.,刚好跨过2,400c.c.

  尾门上的第三煞车灯右侧增设开启按键,同时也具备尾门自动吸附功能,便利度大增。

  此具四缸引擎仍是十分理想的选择,其体积紧凑且可将重量控制在120kg左右,有助于车身前后配重的均衡性,此外,透过进气阀门启闭时机和进气歧管长度的修改,中低转速的扭力输出也将更为顺畅,尽管最大输出数据仅由166hp/21.1kgm小幅上涨为170hp/23.0kgm,实际于市区道路以50km/h左右的速度行驶时,仍能清楚体会到加速力道变得更为线性。

操控表现同样是一派轻快灵活,高速稳定性也有相当程度的提昇。
  另一项重要的改进在于高刚性的车体结构设计,厂方透过强化车架刚性及提升高张力钢板的运用比例(由前代车型的42%提升到49%),除抗弯曲和抗扭曲刚性分别加强45%与30%外,在车身尺码由原本的4670╳1780╳1435mm成长为4735╳1795╳1440mm后,车重却仅有小幅增加45kg。反应在0~100km/h加速成绩上,即便天雨路滑也能轻松跑出9.0秒的成绩,全力加速时虽无明显的贴背感,但轻快有余的动力表现已可满足多数人的需求。

  以前代车款的MZR 2.3为基础扩缸而来的MZR 2.5最大输出为170hp/23.0kgm,主要改变为全转速域的扭力皆更为饱满、顺畅。

  有别于前代车款的硬派作风,New Mazda 6纵使换上尺码更大的18寸跑胎,在行路舒适性上仍有着大幅度的进步,除缓速前进时仍可感受到些许碎震外,多数情况下都能保有高度舒适性。如此表现并不仅限于减震筒阻尼与弹簧磅数设定的不同,前双A臂、后多连杆的悬吊结构也针对连结支点及减震筒摆放角度等部分进行相当程度的修改。此外,仅有0.27cd的低风阻系数对于提升高速行驶的稳定性及降低风切声等方面也有着十分具体的贡献。

  搭配的五速手自排变速系统表现可圈可点,进退档速度及换档平顺度都让人难以挑剔。

  操控特性亦与前代车款有明显不同,以在面对较为刁钻的急弯时,灵活而略带神经质的后轮会主动向外侧滑出,虽有助于缩小进弯角度,但对于大部分驾驶来说,这突如其来的滑动却会造成紧张与不安。

  换档拨片采用与RX-8相同的前退后进设计,于D档下无法手动切换档位是较为可惜之处。位于盘幅左侧的四向控制键则可控制音响、空调等各项功能。

  因此新车将后轮的循迹性调整得较为安定,感受到推头的时机也较为提早,再加上变得较为软调的悬吊设定,激烈操驾时车身重心转移的速度不若前代车款来得快,可说是稍微降低操控极限来换取稳定性,但仍属此级距前驱房车中的高水准表现。整体来说,New Mazda 6具备更加动感洗练的外观造型、互动感十足的内装设计,还有舒适不失稳定的行路质感,全方位的高水准演出较前代车型成熟许多,以一部中大型运动跑房车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可挑剔之处。

  张力十足的18寸五幅双肋式铝圈视觉效果大于实际尺寸,配胎更用上尺码为225/45/18的Bridgestone RE001顶级跑胎。

  悬吊结构虽与前代车款同为前双A臂、后多连杆,但针对连结支点及减震筒摆放角度等部分进行相当程度的修改,具体成果为行路舒适度大幅提昇。

  赛车式金属踏板为2.5 Hatchback车型的专属配备,不仅强化性能风味更有着止滑的实际效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